-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辐射干扰及其特性
解:① 工作频率f=200MHz,是超短波, ② AB= =42.1278km,与45 km相比为几何视距附近;因此为几何视距附近的超短波传播损耗; ③ 天线有效高度: =62.3359m ④ 辐射天线、接收天线的有效高度: t1=40/62.3359=0.6416, t2=30/62.3359=0.4812 即:h1=0.6416h0, h2=0.4812h0 ⑤ 求衰减因子的对数值:利用h1、h2查找附图1-35得: 衰减因子的对数值=27db ⑥ 因此:几何视距附近的超短波传播损耗F(t1,t2)=10-27/20 ③ 有效视距超短波传播损耗 有效视距:超短波传播的截止距离,等于1.15倍几何视距 L = Y(t1) + Y(t2) + Y(x) Y(t1):辐射干扰源天线高度函数(dB) Y(t2):接收器天线高度函数(dB) Y(x):辐射干扰源天线到接收器天线的距离函数(dB) t1:辐射干扰源天线相对高度;t2:接收器天线相对高度 X:辐射干扰源天线到接收器天线的相对距离X=S/S0 S: 辐射干扰源天线到接收器天线的地球大园距离(m) S0:标准距离(m) λ:辐射干扰源工作波长λ=c/f 例题2: 有一辐射干扰源天线实际高度h1=20m,接收器天线实际高度h2=30m,辐射干扰源天线到接收器天线相距为40km,辐射干扰源的工作频率f=600MHz,请计算有效视距电波传播损耗。 解:① 工作频率f=600MHz,是超短波频率范围, ② 几何视距AB= =35.5158km,其1.15AB=40.8432 km,与40 km距离相比,说明接收器设在干扰源的有效视距上;因此为有效视距上的超短波传播损耗; ③ 计算标准距离:因为600 MHz的波长λ=0.5m; 所以标准距离S0: =22.5710km 相对距离:X=S/S0=40.8432/22.5710=1.7721 ④ 根据X查附图1-36得:Y(x)=-10db ⑤ 计算干扰源和接收天线的有效高度:=29.9680m; 则:辐射天线、接收天线的有效高度t1、t2为: t1=20/29.9680 =0.6673, t2=30/29.9680=1.001 根据t1、t2查附图1-37得:Y(t1)=-5db,Y(t2)=0db ⑥ 该有效视距上的超短波传播损耗L= Y(x)+ Y(t1)+Y(t2)=-15db 第3节 减少辐射干扰的措施 (a)辐射屏蔽:在干扰源与干扰对象之间距干扰源r处插入一金属屏蔽物,以阻挡干扰的传播 辐射屏蔽示意图: (b)极化隔离:干扰源与干扰对象在布局上采取极化隔离措施,即:一个为垂直极化时,另一个为水平极化,以减小其间的耦合 (c)距离隔离:拉开干扰源与被干扰对象之间的距离,由于场在近场区,场量强度与距离r-2或者r-3成比例,当距力增大时,场衰减很快。 (d)方向性隔离:利用天线方向性的特点,让干扰源方向性最小点对准被干扰对象,以达到减小干扰目的 (e)应用吸收涂层法:被干扰对象有时可以涂复一层吸收电磁波的材料,以达到减小干扰目的) 五、电磁干扰对的计算 (1)电磁干扰对定义: 一个干扰源对一个接收器(被干扰对象)进行干扰 电磁干扰对的计算就是电路和电磁波的计算 1、辐射场点(观察点)与源点(干扰源所在点)之间的距离r和干扰波长的关系: ① 当 r<λ/2π (0.15915λ)时,为感应近区场; ② 当λ/2π (0.15915λ) < r < 100倍λ/2π (15.915λ)时,为辐射近区场 ; ③ 当 r> 100倍λ/2π (15.915λ)时,为远区场; 2、感应近区场的特点: 场为一次源,电场由电荷产生,磁场由电流产生,电场和磁场是互为独立的,可以分别加以讨论和研究。 电场和磁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衰减比远区场快; 在传播方向上不是横电磁场了,在传播方向上有场分量; 波阻抗是时间和位置的函数,已不是常数。 3、感应近区场的计算服从静态场的计算方法: 给定边界条件后,电场和磁场的解是唯一的 a、如果边界的几何形状是标准的、或特殊的,如板、球、圆柱体等,可用严格的数学分析方法:分离变量法、格林函数法、镜像法、复变函数法等求出精确解 b、如果边界的几何形状是任意的,只能用数值分析法求解:迭代法、张弛法、矩量法、有限元法等 c、最后一种是实验模拟法:通过实地测量和实验对获得的理论计算结果加以验证,这在电磁干扰对计算中很重要。 第4节 感应近区场干扰的计算 当 r<λ/2π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管理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物理学史全套课件-物理学史.ppt VIP
- 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兔子坡》小学生阅读分享课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考试财经岗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中国古建筑课件PPT.pptx VIP
- 尽职调查清单---模板.pdf VIP
-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文化程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