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每课一练.doc
第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形成新的化学键(放出能量),即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可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必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A、B、D正确;化学反应与物质状态的变化无关,如H2与Cl2光照生成HCl气体,就没有物质状态的变化。
答案: C
2.下列各项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的是( )
A.反应物的聚集状态 B.反应温度
C.系数 D.ΔH的单位
解析: 反应物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反应热不同;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反应热是不同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ΔH成正比关系;ΔH的单位为kJ·mol-1或J·mol-1,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答案: D
3.下列反应中,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解析: A、B、C均为放热反应,说明它们的反应物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的总焓,多余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放出。而D为吸热反应正好相反,故D正确。
答案: D
4.在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使用下列物质或仪器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
A.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片
B.大烧杯上用硬纸板作盖板
C.使用玻璃搅拌棒
D.分别使用两个量筒量取酸液和碱液
解析: A、B、C三项都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而引起误差;D项使用两个量筒分别量取酸液和碱液是为了方便。
答案: D
5.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解析: 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能单纯用一种反应物来进行比较,答案选A。
答案: A
6.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
反应前 反应后
(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要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D.反应物的总质量、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总能量均相等
(2)若E1E2,则生成物的总能量____(填“”“”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热Q______0(填“”“”或“=”)。
解析: (1)根据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及数目均不会改变;并非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热量变化,任何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显著,有的不显著;反应前对反应物进行加热,只是为了达到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如炭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能量守恒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反应产物总能量+放出的能量(或“-吸收的能量”)。
(2)Q=反应产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E2-E10,推知Q0。
答案: (1)A (2)
7.如图所示,把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20 ℃的碳酸饮料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加入约5 mL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然后往试管中加入1 g Na2O2粉末。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过程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NaOH和O2的总焓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的总焓。
解析: Na2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ppt
- 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课件鲁科版选修3.ppt
- 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ppt
- 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课时跟踪训练鲁科版选修3.doc
- 第1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原理电解食盐水课件(鲁科版).ppt
-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课件(鲁科版选修4).ppt
- 第1章第3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同步精练(鲁科版选修4).doc
- 第1章第3节 第2课时 化学电源同步精练(鲁科版选修4).doc
- 第1章第3节 第3课时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精练(鲁科版选修4).doc
- 第1章第3节《烃》每日一练(鲁科版选修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