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环境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doc.doc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doc.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doc.doc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2013年绍兴检测)“火星冲日”是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奇观。回答1~2题。 1.下列能反映“火星冲日”现象中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2.火星是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首选行星。据下表,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与日距 离(106 千米) 57.9 108.2 149.6 227.9 778.0 1 492.0 表面 平均 温度 -170~350 465~485 -80~60 -140~20 -150 -180 自转 周期 58.6 d 243.d 23 h56′ 24 h37′ 9 h50′ 10 h14′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 ②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题,“火星冲日”是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的现象,所以可能是A、B、C选项;又由于火星与太阳“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所以地球应位于三星直线的中间,A选项正确。第2题,存在生命须具备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空气等条件。自转周期比较适中和与太阳距离比较适中,利于行星具备适宜的温度。适宜的体积和质量是行星存在大气的条件,材料并没有显示这方面的信息。四季变化与生命孕育关系不大,材料也没有信息显示。 答案:1.A 2.B (2011年高考上海卷)“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终将变为现实。据此回答3~5题。 3.月球的表面形态留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4.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站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 ①弱重力 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 ④高真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 A.质量差异 B.形状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 解析:第3题,陨石的撞击改变月表形态,故C项正确。太阳的能量给月球带来能量,地球的引力影响月球运动,太阳风是带电粒子流,故A、B、D三项错。第4题,月球体积、质量较小,重力弱;表层无大气,高真空,故①④正确。月球表面面向太阳一面温度高,表面无大气,强辐射,而背向太阳一面则相反,故②③错。第5题,地球表面环境迥然不同于月球,其表现为地球上有生命,地球上有生命的首要原因是其体积和质量,故A项正确。两者都为球形,故B项错;月球自转公转周期相同,而地球自转公转差别较大,故C、D两项错。 答案:3.C 4.D 5.A 2012年4月11日15时38分(北京时间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发生8.6级强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据此回答6~7题。 6.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解析:第6题,S波和P波的波速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都明显下降。第7题,根据震源深度可知,其震源位于地壳中。 答案:6.C 7.D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数千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称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8~9题。 8.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9.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解析:第8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平均深度范围内。第9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 答案:8.A 9.A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0.图中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图中①向③供水,同时又能向②进行渗透,说明是水圈;③需要供水、且能提供氧气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