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方法空.doc

国家标准《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方法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方法空.doc

00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1107-89《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 空气透过法》。 本标准与GB 11107-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将标准中的“mm水柱”改为“mmH2O”; ——将3.2符号中“Kozeny-carman系数,”改为“Kozeny-carman系数K =5.0”; ——将GB 11107-89中5.1中“试样取量按粉末的粗细而定,粒度小于1μm的粉末,粉末称量可小于0. 3 ρe的克数;粒度大于2μm的粉末,称取的质量应大于1 . 2 ρe的克数”改为“称取粉末的质量时,应考虑下料系数α,以求得较高的测试精度。α取值的原则是:使测量时U型压力计的水柱高度落在满量程的1/3~2/3内;粉末越粗,α值应越大;粉末越细,α值应越小。当Dk=1~20~Dk=20~1202~Dk=0.5~10.5~1Dk小于0.5μm时,α可取值为0.5~0.0”; ——将“5.1试样制备”格式进行了调整; ——将5.2“试样的质量称准到0.001g”改为“试样称量精确到0.001g”; ——将5.2试样要求中的“试样直径不小于8 mm,试样厚度不小于4 mm”改为“试样层的厚度(高度)应不低于平均颗粒直径的50倍,试样层的直径应不小于平均颗粒直径的100倍”; ——将7.1“试验条件的准备”改为“仪器的校准”; ——在7.1中增加“7.1.1 气源压力的校准与调节”和“7.1.2 精密阀的校准”; ——在7.1.1中增加“将空试样管接入气流系统并夹紧”; ——将GB 11107-89中7.1试验条件的准备中“按5.1条制备试样,精确测出粉末床的厚度L和试样管直径d,依公式(10)计算出粉末床的有效孔隙度εp。试样厚度引起的有效孔隙度的误差应不大于0. 2%。”调整到7.2.1; ——将“7.2 试样的测定”格式进行了调整; ——将7.2 试样的测定中“试样按5.1条制备后”改为“将制备好的试样”; ——删除原标准的“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卫东、李惠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1107-89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 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 空气透过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方法——空气透过法。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粉末及其化合物的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的测量。 本标准不适用于纤维状、片状粉末的测量,但供需双方协商同意时,也可采用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不同材质的混合粉末及含有粘合剂或润滑粉的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的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161 金属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 液体浸透法 3 术语及符号 3.1术语 3.1.1 透过率 permeability 多孔材料输送流体的能力。本标准中流体是指干燥空气。 3.1.2 间隙孔 interstices 空气能被输送通过的颗粒之间的孔隙。 3.1.3 透过孔隙度 permeable porosity 间隙孔体积与多孔床的体积之比。 同义词:有效孔隙度effective porosity 3.1.4 包络体积 envelope volume 在粉末床中排除间隙孔之外,被粉末颗粒所占据的体积。 同义词:粉末有效体积effective volume of powders 3.1.5 体积比表面 volume specific surface 粉末颗粒的表面积与它的有效体积之比。本标准中,体积比表面分为三种。 3.1.5.1 粘性流体积比表面 viscous flow volume specific surface 涉及有粘性流效应的体积比表面,即仅考虑粘性流动所确定的表面积与粉末的有效体积之比。 3.1.5.2 分子滑动流体积比表面 molecular slip flow volume specific surface 涉及有分子滑动碰撞效应的体积比表面,即在分子滑动流下所测出的表面积与粉末的有效体积之比。 3.1.5.3 体积全比表面 volume whole specific surface 在空气透过法测定中,具有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