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环境季风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

2.3大气环境季风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大气环境——季风 学案 学习目标: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难点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学习过程: 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 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非常复杂。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 ,而且海陆相间分布。由于 差异,大陆的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 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结合课本P36“大陆空气柱图”,思考并回答活动问题。 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 1、阅读课本P3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该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2、阅读课本P37“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3、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规律 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温度 气压 切断气压带 海洋 气压中心 陆地 气压中心 7月 陆 海 陆 海 副热带高压带 北太 平洋 北大 西洋 亚速尔高压 1月 陆低海高 陆高海低 副极地低压带 冰岛低压 4、冬夏季节海陆上高低气压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 和 有着重大的影响。例如冬季, 对我国天气影响显著;夏季, 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季风环流 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冬季 夏季 东亚—西北季风 南亚—东北季风 的差异 东亚—东南季风 南亚—西南季风( 的季节移动) 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澳大利亚北部:1月(夏季)西北季风(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7月(冬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热带草原气候)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成因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 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南亚 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同步测试】 1、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B.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 C.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D.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4.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流向 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 冬季 成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