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3.1 3.2安全标准化工作风险管理
前 言
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我公司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一贯重视企业
的安全管理工作。多年来,我公司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 “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方针政策以及地方、行业标准,狠抓以“事故预防”为主线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使公司全体职工逐步形成 “企业只有在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上下功夫,积极治理安
全隐患,安全生产才能有基础和保证”的安全理念,安全生产才能有基础和保证,
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构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即:人
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包括危险的环境),安全管理上的失误。由于安全
管理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物与环境的危险得不到及时
有效的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事故,甚至是重复发生。各级管理人员和
全体职工必须牢固树立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观念。因为事故发生前都存在着不安
全行为或危险因素,只要我们认识并制止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或控制了危险因素的
发展,事故就会避免。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
制,以及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实施安全奖惩制度,编制安全措施计划以
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等,其目的都是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与环境的不安全因
素,保障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
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建章立制,即建立科学、规范、适用的安全管理规章
制度,促进 “双基”工作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管理,使我公司的所有活动都能够符
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从而建立起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
制,创建长周期的安全生产稳定形势,逐步实现本质安全目标。
1
3.1范围与评价方法
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
标准化和科学化,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部门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3013-2010)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各项管理、生产和危化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危
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
3.术语
3.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3.2事件:造成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3危险源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
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4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5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
3.6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3.7可容许的风险:组织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
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责
4.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
新,并将结果填入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书面报送安环部。
4.2安环部负责对全公司的危险源作进一步辩识、汇总、登记。
4.3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价。
4.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危险源清单。
5.工作程序
5.1范围与评价方法
5.1.1公司成立评价组织,评价组织成员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车间主任、被评价部门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工人以及相关科
2
室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5.1.2明确每次或每项评价活动的目的。
5.1.3确定评价范围,应覆盖所有活动、区域如生产经营活动、生
产装置、特种设备、储存设施、检维修、(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
拆除工程)后勤服务等活动。
5.1.4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要适用。
5.1.5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行业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企业
安全管理标准、安全目标等要求制定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