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釉料制备及施釉.ppt
釉: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玻璃态物质 油状彩漆:基本上一种硅酸盐玻璃 表面光滑、美观,对气具有不透性,提高强度电性能,提高化学热稳定性。 2、我国习惯以主要熔剂命名 铅釉:PbO助熔 石灰釉:CaO 长石釉:长石K2O+ Na2O≥RO 第二节 釉的组成与配方计算 一、 釉的组成 1、 玻璃形成剂:主要物象、网络形成剂 SiO2 B2O3 P2O5等; 2 、助熔剂:促进断键,生成低价共熔物Li2O、Na2O、K2O、PbO、CaO、MgO; 3、 乳溶剂:有足够覆盖能力,悬浮乳溶剂,析出或胶体。 4 、着色剂: (1)有色离子着色 (2)胶体粒子着色 (3)晶体着色 5 、其他辅助剂 (1)稀土 提高鲜艳程度 (2)BaO提高光泽 (3)MgO PbO增加白色和乳浊度 二、 配方原则 1、釉组成要适应坯体 烧成温度 热膨胀系数 酸碱化 2、釉上彩:素器上彩绘 宋 釉下彩:生坯彩绘 施釉 唐 青花瓷 3、材料的选择 4、经验原则 第三节 釉层的组成 一、 加热变化 1、氧化物分解 吸附水 结晶水 2、化合反应 低共融体 3、熔化 (1) 原料本身熔融 (2 )低价共融物的形成 4、凝固 油料冷却 二、坯釉中间的形成 1、介于坯体与釉之间 2、调整坯釉间差距 3、缓和釉层中应力 4、改善釉层结合性能 第四节 釉层的性质 一、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1、成熟温度:熔融温度范围 后半段选取与:化学组成 细度 混合均匀度 烧成时间相关 下限:釉的软化变形点(始熔T)棱角变圆 上限:完全熔融时(流动T) 试样流散只有1∕3 形成剂↑ 粗 ↑ 均匀 ↓ 长↓ 外体 ↓ 细 ↓ 不匀 ↑ 短↑ 二 、釉的粘度于表面张力 1、粘度 小:流釉 堆釉 大:气色 针眼 釉无光 与化学组成 烧成温度有关 形成剂 T↑η↓ 外体 T↑η ↑ 2、表面张力:大:气色不易散出 润湿性不好 小:易形成流釉 难以弥合 与化学组成 烧成温度 气氛有关 三 、热膨胀性与弹性 1、膨胀:网络质点振动的振幅增大,导致指点间距增大。 与摩尔百分比具有加和性(非质量)。 2、弹性:与弹性模量成倒数关系(与键强有关) 弹性模具:离子半径大,电荷较低 E↓Na2O K2O BaO 离子半径小,极化能力强E↑ LiO、BeO 、 MgO 四、釉的光泽 平整光滑的程度(镜面反射方向光强占全部反射光强的百分比) 基本因素是折射率。 五、化学稳定性 取决于【SiO4】4-的相互联系程度。 * 第十章 釉料制备及施釉 第一节 釉的分类 1、传统分类依据 釉下彩 釉中彩 釉上彩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