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化倾向.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化倾向.doc

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化倾向   摘要:20世纪60年代后法国哲学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为紧密。花样翻新的20世纪法国艺术流派的背后,都带有某种哲学意味的观念作理论支撑。因此,只有深刻理解同一时期的法国哲学,才能更清澈地透视当代西方艺术。   关键词:法国;当代哲学;当代艺术;美学理论;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整个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哲学的演变与同一时期法兰西艺术的深刻变革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不仅表现为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影响,而且表现在思想细节上的相似性,以至于一种新型的哲学思考,直接用艺术媒材表达就是艺术。当代艺术与法国哲学的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为紧密,甚至可以说,缺乏哲学素养,几乎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20世纪法国艺术流派的花样翻新,也是史无前例的,其中支撑每一流派的,都是某种带有哲学意味的观念。当然,并不是说做一个艺术家首先要成为一个哲学家,而是说,深刻理解同一时期的法国哲学,可以更清澈地透视当代西方艺术。总之,哲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艺术化,艺术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哲学化。   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法国当代哲学称为“解构”。“消解界限”这句话,远比人们能从表面上理解的更为深刻。类似的语言甚至可以组成一个家族,这些家族相似的语言甚至不用翻译换成“艺术”,就可以直接应用到法国当代艺术领域。比如说“哲学的死亡”、“主体或作者的死亡”等等。这一系列的消解和死亡是名副其实的,并不仅仅是比喻。所谓“死亡”,应该这样理解:当一种表达习惯――无论是表达哲学思考的习惯还是表达艺术思考的习惯――在达到成熟的顶峰时,也就是衰落的开始,因为它从此以后,就只有对自己的重复或者模仿。在模仿的最后阶段,会产生一种普遍的厌恶和无聊的情绪,这个时候,哲学和艺术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这些革新或者革命的形式,直接表现为对此前哲学与艺术形式的超越,就哲学而言,至少应该追溯到20世纪初。   我们不应该把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化倾向当成一种时髦,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而言,理解这种倾向的来龙去脉,几乎已经不能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而应该成为自己的课程本身,我们可以随手举个例子,前任巴黎美术学院院长伊夫?米肖就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兼艺评家。这种现象隐含着什么呢?艺术的头脑,是哲学,尽管这个哲学家并不直接就是一个艺术家。   限于能力和篇幅,我们这里只能讨论法国当代哲学艺术化的最主要特征。在这种讨论过程中,我们会提到很多哲学流派的名字,就像要提到很多当代法国和整个西方的艺术流派的名字一样,但是,我们提到这些流派的名字,与其说是为了区别它们,不如说是为了“整合”它们,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流派之间的差别甚至对我们来说,是不太重要的。我们认为这些流派,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是“前赴后继”的关系。就是说,后产生的流派觉得前人走的路还不过瘾,或者还有一条岔路甚至捷径,于是对前人有所修正。这些不同的流派相互补充,就像一个万花筒里的花朵是五颜六色的,但是它们的共性在于有颜色,从而区别于从前的“没有颜色”。也就是说,它们根本区别于从前的哲学与艺术。      一、现象学与绘画      来自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法国当代哲学的最重要理论来源,在法国当代哲学中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许多哲学流派都只不过是现象学运动的副产品。我们先通过分析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原》,了解什么是当代意义上的现象学美学立场。海德格尔认为,一样东西能否成为艺术品,并不在于这样东西本身,即不在于这样东西的实在性、功利性、可使用性等等。他对凡高画的一双农民鞋的经典分析,对于理解整个法国当代艺术的线索十分重要:对于艺术本身来说,以下方面是不重要的――这是谁穿的鞋,男农民还是女农民、这双鞋被放在了什么地方等等。一切艺术价值都来自对鞋本身的形状或姿态的想象,那敞开的鞋口,从这里面走来了艰辛、坚毅、肥沃的泥土、甚至还有喜悦和焦虑。这里有一个理解的拐点,也是难点――传统哲学和传统艺术观点没有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物”,例如,首先把物理解为特征的载体,比方说,把石头理解为重量、硬度等种种特征,以至于说石头就等于这些特征。这很像同义反复或用宾语陈述主语,换句话说,没有说出任何新鲜的东西,也就是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如果说这样的分析对艺术家来说是费解的话,那简要地说,海德格尔这里其实是在批评建立在主客体同一关系或反映关系的传统哲学认识论及其本体论,批评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的艺术领域的种种模仿理论,透视画法等等。   进一步说,这种传统观点认为人们所感觉到的各种物的特征的统一体,就是这个物本身,比如石头是硬的、有体积的,有颜色的等等。但是海德格尔说,物的本来样子和我们对它的外表感觉之间,不能划等号,还有其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