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中浮现的交互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沌中浮现的交互设计.doc

混沌中浮现的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作为一项职业和学科方向仍然很新,行业内外和众多设计学院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也都认准了交互设计美好的前景。有趣的是,大多数从事或者对交互设计感兴趣的设计师和老师对交互设计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也并非众说纷纭,其中不少人都很坦诚地表示了自己的迷茫。其实,迷茫本身并不是问题,恰恰是因为迷茫才会有探索;没有统一的定义也不是问题,开放的态度和学术的多样性本来就应该是学科发展应有的条件。这篇文章从说明交互设计领域的混乱状态开始、简要阐述交互设计以行为为设计对象的本质和定义,并简单介绍表述交互的相关语言。基本上都是笔者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微薄心得,以做抛砖引玉之用。      混沌的现状      作为一门学科,交互设计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和方法,不过现时的状况却是百花齐放背后的一种迷茫,有时甚至是利益驱使下的跟随潮流。很多公司虽然已经有了交互设计团队,很多院校也开设了或者正在筹备交互设计专业,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难定义或者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一时间,似乎任何与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的设计都可以挂靠着交互设计,其中包括网站设计、图形界面设计、实体界面设计、动漫、游戏设计、信息设计等等。的确,交互设计有它的交叉性,不过这不应该成为防碍我们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认识、定义、并实践交互设计的借口或阻力。   交互设计作为正式的研究方向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是以人机交互(HCI)的形式出现的,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使计算机和其他新兴的数字产品能够为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接受。这里之所以用了“消费者”而不是更常见的“用户”的概念,是因为早期的人机交互研究的确承载着普及计算机、实现科技为商业服务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苹果电脑和90年代Window操作系统的成功都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开启了整个PC行业。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人机交互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特点,综合了计算机、行为科学(心理学、认知学、交流等)、设计(造型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兼顾了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开发,秉承了传统科学的严谨作风,注重研究和科学的评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交互设计的思想不断地影响着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或造型设计”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出现了第一个正式以交互设计命名的学位课程。在实践领域,IDEO创始人之一的比尔莫格里奇在推动交互设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交互设计》一书也常常被人关注和参考,书中收集的案例让不少人对交互设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有趣的是,在这本书发行刚刚两年后,比尔?莫格里奇在网上又掀起了一阵“交互设计已死”的热论。在和他本人交流的过程中,他的解释是交互设计作为一个学科所承载的主要任务,即培养用户界面设计人才,已经不再紧迫,因为新一代的设计师基本上都是数字产品的资深用户,现在的工业设计或者视觉传达设计也都在密切地关注着人机交互的问题。比尔?莫格里奇认为在这种前提下专门培养交互设计人才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体验设计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新兴事物。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在《交互设计》一书对交互设计的定义。书的前言中这么说:“交互设计是‘关于’通过数字产品来影响我们的生活,包括工作、玩和娱乐的设计。”难道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还有室内设计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么?难道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还有室内设计就不关心或者不可以接触数字产品么?而且,这个“关于”似乎也反映了作者尚不清晰的思维。按照这种定义,不难理解为什么莫格里奇说:“交互设计已死。”   再看一看人们常常提到的iPhone,大家都认为iPhone是交互设计成功的典范,却又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描述出iPhone的交互形态或者它有别于其他手机交互的特点。很多交互设计师甚至不能找到合适的语汇去表述和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交互设计”成果。也很少有人从设计方法上根本区分交互设计和传统的工业设计,似乎都离不开所谓的用户调研、定义产品机会、头脑风暴、草模、用户反馈和评测等等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并非交互设计所特有,这也从方法论的角度造成了人们对交互设计的模糊认识。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来,交互设计尚没有被广泛的理解,没有成熟的方法论和专业术语,同时也缺少相对合理的标准。而且这种现象不单出现在中国,它是世界性的。交互设计尚没有瓜熟蒂落,更没有死,至少短期不会。      从物到行为的设计      不管是设计师还是普通用户,有了自己的iPhone之后都一定会向朋友和家人演示其中的种种界面,从滑动开启、图片放大、自动转向、iPod里面CD唱片的翻转等等。再回想一下摩托罗拉v3推出时的情形,从公司自身到设计师再到用户,都曾津津乐道V3薄薄的黑色金属翻盖式外形,随后推出的V3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