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doc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 【摘要】 霍山石斛是安徽道地药材之一,主产于安徽霍山县,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很难找到野生状态的霍山石斛。对霍山石斛较深入的 研究 已有二十余年的 历史 。本文概述了霍山石斛的本草考证、生态学特性、鉴别研究、化学成分,无性繁殖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霍山石斛;本草考证;生态学特性;鉴别;化学成分;无性繁殖 霍山石斛为兰科植物Dendrobium huoshanense Tang et Cheng的新鲜或干燥茎,具有益精强阴,生精止渴,养胃清热之功效。 自然 分布区相当狭窄,仅限于大别山的安徽霍山、金寨,湖北英山等县及河南南召等地,是石斛属唯一分布局限于长江以北的种[1]。霍山石斛是安徽道地药材之一,主产于安徽霍山县,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很难找到野生状态下的霍山石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学者就展开对它的研究。现对霍山石斛的本草考证、生态学特性、鉴别研究、化学成份及活性成份分布 规律 、无性繁殖等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 本草考证 刘守金[2]对霍山石斛进行本草考证,指出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Tang et Cheng与《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霍山石斛一致,同时指出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Tang et Cheng为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高2.5~7.5cm,数株丛生成团,茎直立或略有弯曲,形似蚱蜢髀,肉质嚼之粘牙;单叶互生叶梢紧抱茎,通常2~3片叶生于茎端,叶长卵状披针形,长约2~3cm,宽0.5~0.7cm,总状花序集生于枝端或单花,淡黄色。 2 生态学特性 2.1 生长环境[3、4] 霍山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250~1200m的傍水岩石上或附生树上,常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潮湿的石壁上或有瀑布的悬崖石上,多为瀑布落下水潭激起的水雾随风上飘的环境。常与藓类和地衣等形成小群落,生长环境中要有根生菌存在。喜温暖,阴凉的环境,年平均气温18~23℃之间,年降水量100~1200mm,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为好,较耐寒,也较耐旱。在特别干旱的特殊环境下,茎上部的腋芽能萌发成苗,怕积水和阳光曝晒。 2.2 物候期[3、4] 霍山石斛为多年生草本。茎一般生活期为3年,多采用无性繁殖。通常一枝母茎能发1~3个新苗。清明节前后,当温度在13~15℃时,二年生的茎的基部腋芽萌发形成幼苗。随着幼苗的生长,新茎上部发出2~3片新叶,新茎基部发出数条不定根,伸到苗床并逐渐长出白毛状物紧固石上。立秋后,当年形成的茎,根停止生长但是叶不落,其基部节中腋芽显现,而二年生茎的顶端形成花芽,叶片全脱落。次年,上年形成的新茎基部腋芽在春季再长出新芽,而第3年茎在5月上旬,茎上部的花芽形成花1~3朵,淡黄略带绿色,肉质,有香气。蒴果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陆续成熟。 2.3 生长节律与生态因子关系 蔡永萍[5]等指出霍山石斛新茎的生长集中在3月下旬~8月份,生长期150d左右,全年只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全年生长的年积温2070℃,生长最适温度为20℃[11]。霍山石斛生长光强一般为0.2×104~2.0×104Lx,不宜在光强大于4.0×104Lx的环境中生长[6]。 3 鉴别研究 3.1 性状鉴别[4] 鲜品茎长3~7cm,直径2.5~4.5mm,2~5节,节长0.5~0.9cm;4~5条丛生。叶互生,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3cm,宽5~7mm。花序顶生,直立,长近3cm,单花;总苞片2枚,苞片卵状,长3mm;花萼及花瓣均为淡黄色而略带绿色,唇瓣阔菱形,长与宽均约11mm,不明显三裂,裂片半圆形,在靠近侧裂片与中裂片交界处有淡黄色的斑;药帽扁球形。干者茎长约1.5~3.0cm,直径1.5~3.0mm,具2~5节,节间明显,节长0.5cm左右,节间具细密的纵皱纹,表面绿黄色或黄色。无臭,味甘味咸,嚼之微有浆拈齿。传统上干品多加工为“枫斗”,形小而卷曲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1~2个螺纹。微带根(称龙头),茎末稍细(称凤尾),中身较粗,全体具细而密的纵皱纹。质坚硬,断面平坦。 3.2 显微鉴定[4] 横切面:类圆形。表皮细胞1列,扁长方形,呈不规则波状,外被金黄色角质层。基本薄壁细胞呈椭圆形。维管束散在,略呈2~3轮排列,维管束周围薄壁细胞向四周放射状排列。韧皮部外侧纤维束较少,由1~2列纤维组成,呈帽状;木质部外侧无纤维或有1~2列纤维,导管有2~4个较大。淀粉粒少见。 粉末:呈黄色。纤维多成束或散在,呈长菱形,直径20~30μm,微木化,纹孔少见。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且排成纵列。木纤维多成束,直径17~23μm,纹孔多见。木薄壁细胞呈类长方形或类方形,木化,垂周壁连珠状增厚,纹孔较密。导管为螺纹导管,直径20~35μm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