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特色民间音乐
温州特色的民间音乐“集锦头通” 来源: 浙江文化信息网? 作者: 杨思好? 2009-03-16 17:03:14 苍南艺人在演奏集锦头通
2月25日上午,在温州市“拦街福”活动开幕式上,来自苍南县龙港镇的一支民乐团以娴熟的技艺,表演了一曲具有温州特色的民间音乐“集锦头通”,那迭宕起伏的华采旋律、气势宏伟的热闹场境和优美的音乐形象,震撼了全场观众,展示了民间音乐的迷人魅力。 “头通”精品 “头通”,又称开通锣鼓,是戏剧开演前的前奏乐曲,一般用于民间戏台演大戏之前的闹场和招聚观众。演出之前吹打一阵“头通”,意在告诉人们,这里的戏要开演了,田间劳动的农民、在家养猪做家务活的妇女,想看戏,听到头通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赶场”来看戏,所以,农村有“锣鼓一响,脚底板痒”的说法。 头通,分锣鼓头通和吹打头通。“锣鼓头通”又称“清锣鼓联套”,一般为零散锣鼓经的连串演奏。“吹打头通”又称“锣鼓吹打”,属集曲(或套曲)式大型乐曲,乐曲吹打、管弦紧密结合,浑为一体,相互生辉。现苍南龙港民乐队的指导师高福玉先生还能指导乐队表演“集锦头通”、“梆子头通”、“西皮头通”、“福建头通”、“一封书”等八套头通套曲。其中,“集锦头通”、“西皮头通”、“一封书”为温州地方戏瓯剧的“三大头通”。 “西皮头通”是将“皮、黄”中的曲牌和锣鼓经连套组成,以“清板锣鼓”的(二黄倒板)、(回龙)、(西皮倒板)、(原板)等腔组成,并以“风入松”或“三枪”等曲牌结束。全曲结构基本定格,但时有增减。因用于演出徽调戏“闹台”故名,为早期徽班常用的头通。现已被各剧种所引用。 “一封书”又称清水头通,因系清锣鼓曲段连套得名。“一封书”的牌名,是沿用元以来南北曲牌子之老曲牌名称。苏州一带的“一封书”,由序鼓、一封书、剔银灯、浪淘沙、接头、快鼓段、这一风、效丈等八段乐曲组成,瓯剧的“一封书”头通,与十番锣鼓的“一封书”相似,但流传苍南民间的“一封书”,有别于苏南同名曲“十番锣鼓”,无管弦演奏乐曲,只是单纯的锣鼓联套“散段”,使用时,不受声腔之限,高腔、昆腔、乱弹、徽调等声腔,均能适应。 “集锦头通”是众多“头通”乐曲中最具特色的一支“头通”乐曲,因其荟集聚了南戏中的几支精品曲牌而得名,它是鼓段形式的“散曲”联奏式的大型吹打乐曲,这套大型吹奏乐曲,由长号、唢呐、笛子、二胡、中胡、三弦、月琴、及抱月梆、汤锣、小铜磬和锣鼓等联套表演,加上大锣、大鼓的喧闹配和,华采而热闹。全曲由“七声号”、“想当初”、“吾阵东向”、“莫不是”、“弯弯弓”、“佛前灯”、“风吹荷叶皱”、尾声八段乐章组成,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缀以六支永昆曲牌,将南戏(曲)、北杂剧(北曲)相间使用,再融入温州的地方戏(乱弹、瓯剧)音乐南北合套,经民间艺人数百年反复整合完善,形成了巧妙融和文场、武场音乐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温州特色的大型演奏曲,成为了道教音乐和各剧种的开场音乐和浙南民间吹打班的必学音乐,在浙南地区被后人誉为“诸乐之尊”。 源自南戏
左为集锦演奏之一工具尺板 右为苍南艺人在演奏集锦头通
集锦头通在温州地区流行的抄本极多,有唱本和纯音乐本,关于集锦头通的起源也各有说法。在各种说法中,较为可信的是已故民间音乐家杨大伦(1915-1998)先生生前的记述。根据杨大伦先生于1988年5月刻印的唱本《集锦头通(原昆剧唱腔曲)》前言中的说法,集锦头通源于温州(永嘉)昆曲,是昆曲的精选品,原出上层官闾,流至为道释教艺人所利用,之后被搬上舞台,但拘于惯例,仅在演出庙会额子戏,挂灯结彩时,才用它作为演出的“前奏乐”,接以打“大八仙”。他的“前言”中还写道:“集锦头通约有三百历史,这是根据我师父林阿云所说:‘我师父陈明荣曾说过集锦已有二百多年史了。’” 杨先生学艺从艺也有半个多世纪,根据这一说法,集锦头通的诞生已近四百年的历史。 集锦头通是民间艺人将昆曲《思凡下山》、《秋江赶船》等戏曲的部分唱腔作加工改编,再根据曲体结构,编配锣鼓伴奏而成的套曲,全曲八个部分,除“七声号”外,每一个部分均能独立成章,均有独自的曲牌名称,且每个部分均有出处。“想当初”又名《锦渔灯》,出自《邯郸梦》(又名《百花瑶台》)皇帝被困南柯、百花公主独自思叹时所唱的起句“想当初”;“吾阵东向”又名《拉勇阵》,出自《霸王叹》;“莫不是”又名《天沙净》出自《霸王叹》唱曲起句“莫不是”;“弯弯弓”又名《调笑令》原出自《秋江》偷诗赶船时二船夫所唱的唱段《梵王宫》的谐音;“佛前灯”(又名《香雪灯》出自《思凡》);“风吹荷叶皱”又名《破袈裟》,出自《艺海记》(又名《思凡下山》)尼姑下山时所唱的 “脱袈裟”曲;“尾声”源自南戏乐段的“尾声”。从集锦头通的总体结构来看,套曲构成的要素,宫调的选择运用,组成套曲的各个乐章都很严谨、完整。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工商university毕业论文格式.doc
- 浏览器背后隐藏秘密.doc
- 浙江理工university饮食文化节.doc
- 浙江工业university科技成果选.doc
- 浙江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讯规约〔完整版本〕.doc
- 浙江省卫生厅对医学论文要求.doc
- 浙江师范university网上预约报账system.doc
- 浙江电力调度操纵中心监控运行的管理规章制度.doc
- 浙江移动终端的管理平台客户端登录常见故障维护文档.doc
- 浦东1模高3历史印定.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