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魏晋南北朝致友人之书信的抒怀写志和友情.docVIP

浅析魏晋南北朝致友人之书信的抒怀写志和友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魏晋南北朝致友人之书信的抒怀写志和友情.doc

  浅析魏晋南北朝致友人之书信的抒怀写志和友情  在通讯手段极不发达的古代 社会 ,书信是人们互相传递消息、交流思想感情最重要的实用工具。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书信是《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书信,如郑子家与赵宣子书,郑子产给晋范宣子书,乐毅报燕惠王书,鲁仲连遗燕将书……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然而,春秋时期,由于列国纷争、王纲解纽、政在诸侯,所以,书信往来多用于贵族士大夫之间谈论军国大事,主要是进行论证辩论。表达个人情感、叙事抒情的信几乎没有。汉以后随着纸的发明使用,人们写信的条件改善了,写信的人也多了,公私书信便与日俱增。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信的 应用 范围更加广大,而且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抒情性大大加强、突出。尤其是写给朋友的书信,作者更能袒开襟怀、吐露真情、抒展抱负。当然,这种自由抒写、推心置腹体现着时人对朋友的信任与需要。笔者在 分析 了魏晋南北朝致友人之书信后,发现其抒情写志中流淌着一股深厚真挚的友情。这种友情完全是本着秉意相投、志趣相合的原则,完全是出自人的一种本真心性,绝无丝毫杂质与污秽,那种以利相交、以贵相交、以权相交的现象已经荡然无存。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人的觉醒,人的个体意识的唤醒,个性自由意识的焕发,人作为人的全部情感需要一种真正秉意相投的知己朋友,来进行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这种交流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发自心底的真情流动,甚至是无遮无拦的任意宣泄,担心忧虑、想念伤悼、瞬间感悟、豪情壮志、无可奈何等等,即使在父母与子女之间都难以或不愿启齿的,都可在友人面前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并从朋友那里获得真正心意相通的理解与慰藉。   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就以深厚的感情回忆了昔日与吴质的交往,并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对朋友的无限想念之情。“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博奕,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对昔日之游作了深深的再度体验:在风景秀丽的南皮,几个知己朋友同乘并载,驰骛南北,既切磋学问,又弹棋嬉乐,但是在极其欢乐之时,却“怆然伤怀”,感到“斯乐难常”。接着抒写了今日分别的想念之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现在正值仲夏之时,天气和暖,然而“节同时异,物是人非”,当年的知己朋友,有的化为异物,有的两地分散,今昔相比,更增添了曹丕对吴质的想念。信中洋溢的浓郁的相思之意尤显出他们友情的真诚与深挚。   曹植的《与吴季重书》是一封与友人追叙友情、畅谈理想的信。“前日虽因常调,得为密坐,虽燕饮弥日,其于别远会稀,犹不尽其劳积也”、“当斯之时,愿举太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伐云梦之竹以为笛,斩泗滨之梓以为筝。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卮”追叙了双方久别相逢、饮酒高会的欢乐。接着抒豪情,写壮志,表现了对远大理想的热烈追求。他推崇吴季重“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实际上正坦露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洋溢着一股豪壮的乐观精神。“然日不我与 ,曜灵急节,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思欲抑六龙之首,顿羲和之辔,折若木之华,闭蒙汜之谷,天路高邈,良久无缘,怀恋反侧,如何如何”,感慨人生离别容易相会难,就像天上此升彼落的参、商二星。从这种别后对朋友的深深怀恋可见曹植对友情是u多么珍视。   刘琨的《答卢谌书》是刘琨写给好友卢谌的一封书信。刘琨生活在一个民族矛盾深重的 时代 ,当时整个华北几乎全部沦为异族统治,他却奋起战斗,一生忠心耿耿为晋室效命。“国破家亡,亲友凋残。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面对国破家亡、亲朋死伤,他有无尽的忧愁哀愤,渴望与好友能有哪怕是短时间的欢娱。在这封信中,刘琨还提出了人才在世贵在知遇的用人观点。“今君遇之矣,勖之而已”,认为好友卢谌如今已找到了知遇之人,应该努力去为国家效力,其间洋溢的爱国感情表现出刘琨对好友的希冀及其由衷的信任。   再如习凿齿的《与桓秘书》。习凿齿在当时因事迁怒桓温,被出为荥阳太守,后又罢归乡里。在襄阳故里,他触景生情,感慨万端,遂写信给朋友桓秘,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蹰,慨尔而泣”,历数了三国时期襄阳前贤的英名与风范,缅怀先人,不由地发出“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焉知今日之才不如畴辰”的感叹,将自己的感触伤怀倾泻给可与之心相交会的知己好友。   真挚的友情不但终生不渝,而且会超越生死的界限,这正是友情的力量。任昉是一位笃于友情的人,他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