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为刑罚价值的秩序_0
作为刑罚价值的秩序
一、秩序的一般考察
在汉语中,秩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在德语中, 秩序(ordung)则还含有“安宁”的意思(注:黄伯樵主编:《德华标准大字典》,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57年版,第882页。)。 奥古斯丁指出:“秩序就是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得到最恰当的安排,每一部分都安置在最合适的地方。”(注:参见《西方 法律 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从上述有关秩序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秩序的几个基本含义:其一,指事物有条不紊的状况;其二,指事物安定宁静的状态;其三,指事物和谐的配置。如果把这些含义引入 社会 领域,那么社会秩序应该是指人类社会生活有条不紊、安定宁静以及和谐配置的状态。然而,这只是从静态上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事实上,社会秩序还具有动态系统的特征,即社会秩序除了前述静止“状态”外,还表现为对一定行为的肯定、提倡、限制、否定和制裁。美国学者柯恩较好地揭示了作为动态的社会秩序的内涵:第一,秩序与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定的限制、禁止、控制有关;第二,它表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相互性-每个人的行为不是偶然的和杂乱的,而是相互回答或补充他人的行为;第三,它在社会生活中捕捉预言的因素和重复的因素-人们只有在他们知道彼此期待的情况下,才能在社会上进行活动;第四,它能够表示社会生活各组成部分的某种一致性和不矛盾性;第五,它表示社会生活的某种稳定性,即在某种程度上长期保持它的形式(注:p·s·cohen:the theory of modern society,london,1968,p18~19.)。 对社会秩序的特性可以作如下概括:
1.安宁性。从本质角度来讲,无论是道德秩序、宗教秩序,还是法律秩序,它们追求的共同价值目标就是“安宁”。所谓安宁,即指不混乱、无冲突的状况。如果说 自然 秩序是无任何感情色彩的某种顺其自然的 规律 的话,那么正好与此相反,社会秩序则是倾注了某个特定社会情感的人为规则。不管什么性质的社会,其秩序都是为了维护最有利于该社会生存和 发展 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营造一种和谐与安定的氛围。这是由秩序的本质所决定的。
2.协调性。肯定什么,提倡什么,限制什么,否定什么以及制裁什么,是秩序的基本 内容 。而社会在确定肯定、提倡、限制、否定、制裁的对象之时,势必要权衡利弊,慎重选择。因为,肯定与提倡意味着鼓励与褒扬,限制与否定意味着约束与排斥,而制裁则意味着对某种权利的剥夺。某种社会秩序之所以能维持社会及其成员生存的良好环境,使社会和平发展及人们生活安宁,就是因为该种社会秩序较好地协调了肯定、提倡与限制、否定以及制裁的比例关系。一旦社会秩序的协调性失去平衡,势必出现社会功能紊乱,乃至引起社会动荡。恐怕这就是奥古斯丁所谓“灾难的原因是失去了秩序”(注:参见《西 方法 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的真正含义吧。
3.规律性。秩序的规律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指秩序的建立必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否则,秩序便会因为缺乏现实基础而像无本之木一样失去生命力。另一方面,它指秩序对社会和社会成员具有规制作用。“一种秩序是许多规则的一个体系,”(注:[奥]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 理论 》, 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而这个“规则的体系”就是社会及其成员的行为模式。这就是说,建立什么样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要有怎样的行为,都是由社会秩序来加以规定的。尽管不同的社会秩序对人们行为的规制方式与力度有所不同,例如道德秩序以对心灵完美追求的伦理精神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宗教秩序以对超人或神灵的信仰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秩序则以国家 政治 权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强制性。
4.稳定性。社会秩序虽然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同时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必须具有恒常性。某种社会秩序一经确立,它便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和制约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培养人们循规导矩的习惯,并给人以安全感;另一方面,它可以使人预测行为后果,从而选择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行为,避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果社会秩序朝令夕改、变动不居,则会使社会成员无所适从,从而引起社会骚乱。因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对于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博登海默指出:秩序的概念,意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注: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 理学 -法 哲学 及其方法》, 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显然,博登海默所说的“一致性、 连续性和确定性”,指的就是秩序的稳定性。
二、作为刑罚价值的秩序之特性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秩序,刑罚既具有前述一般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特性,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行政许可法与单行法的关系看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doc
- 从西方公共制度的演变看我国公务员管理法治_0.doc
- 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互动关系.doc
- 从证据法学教材看我国证据法学的发展_0.doc
- 从证据法学教材看我国证据法学的发展.doc
- 从行政许可法看私人权益保护原则(下)_0.doc
- 从要约收购案例看完善购并法律的必要性.doc
- 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之嬗变_0.doc
- 从败诉方律师被感动说起.doc
- 从赔偿与补偿的界限看大陆《国家赔偿法》的修改方向_0.doc
-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恢复关键因素分析: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对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教研互动中生成式AI的辅助作用及实施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罕见病药品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潜力研究报告.docx
- 数字技术与娱乐产业跨界融合2025年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官的药物.ppt
- 数字文化与娱乐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数字文化与娱乐产业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竞争优势研究报告.docx
- 洞察2025年智能家居用户隐私安全顾虑,技术解决方案深度解读.docx
- 数字技术驱动2025年图书出版行业转型困境与突破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材料在自修复风力发电塔结构中的抗风稳定性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