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MRI检查技术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脑MRI检查技术精要

女/38岁,产后大出血7年,乏力、停经 Sheehan综合征 垂体脓肿 垂体囊肿 女/30岁,产后头痛3月余,乏力、视物模糊2月 74610 激素治疗20天后 2、垂体微腺瘤 怀疑有垂体微腺瘤,即临床有泌乳、停经史,实验室检查有泌乳素增高、生长激素增高等,MR垂体常规扫描未见病变者,需行垂体动态增强扫描。 静注Gd-DTPA后扫描越早、越快,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越高。由于微腺瘤的强化晚于正常垂体前叶组织,于静注Gd-DTPA早期可见垂体微腺瘤和垂体前叶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最高,而在扫描晚期两者之间的对比度下降 。 3、垂体动态增强扫描 先行三平面定位,在横轴位及冠状位上定矢状位像,层厚/层间距为3/0.3mm,然后用矢状位做定位像,定冠状位2D FSE T1WI,扫描时间12s,层数3~4层。 增强前先行预扫描1次,定位效果满意后,注射对比剂6ml与扫描同时进行,可手动前几期连续扫描,然后加大间隔时间,最后一次可延迟至5min,必要时扫30min延迟像。这种扫描的优势是不受固定扫描期限控制,自由观察微腺瘤对比剂填充情况。 最后扫常规T1增强矢状位及冠状位垂体图像。然后做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观察正常垂体与微腺瘤的增强情况。垂体微腺瘤早期增强幅度低,正常垂体增强明显,在高信号对比下微腺瘤(低信号)显示非常清楚。 脑桥小脑角区MRI扫描技术 · 适应症:脑桥小脑角区病变、内听道病变、颞岩骨病变等。 · 检查前准备:(同常规颅脑MRI扫描) · 扫描体位:(同常规颅脑MRI扫描) · 线圈及序列:线圈同颅脑MRI检查。序列常规采用横轴位T2WI、T1WI、T2-FLAIR序列及矢状面、冠状面T1WI/T2WI序列扫描。必要时(如胆脂瘤)加脂肪抑制。需观察神经与血管毗邻关系者,可进行横轴位3D-T1WI-MRA;观察内听道病变,可行3D-T2WI-水成像序列成像。 · 扫描方法: 横轴位平行于前颅凹底,矢状面平行于头颅矢状面,冠状面平行于头颅冠状面及(或)脑干、延脑。 增强扫描:按常规剂量静脉注射Gd-DTPA对比剂后,进行T1WI-FS序列横、矢、冠状面扫描,与平扫保持同层。 · 影像处理: 无需特殊后处理。3D-T1WI-MRA序列原始图像可进行血管与神经MIP和MPR重建;3D-T2WI水成像序列原始图像可进行内耳膜迷路水成像MIP重建。 脑膜瘤 三叉神经瘤 胆脂瘤 9、胆脂瘤(表皮样囊肿) 除常规扫横轴位T2WI、T1WI,矢状位T2WI外,还应加扫DWI。因为表皮样囊肿内液体成分含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脂质成分,致使水分子受大分子蛋白物质牵拉,故水分子活动受限,因此DWI表现为高信号。 10、鼻及鼻窦病变 除颅脑常规横轴位T2WI、T1WI外,还需做冠状位、矢状位T2WI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组副鼻窦(上颌窦、额窦、筛窦及蝶窦)。 1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除颅脑常规横轴位T2WI、T1WI外,需行增强扫描并做DWI。因部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细胞密度高,细胞外间隙小,故水分子活动受限,DWI呈现高信号。 12、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扫描时定位线应包括桥脑上下缘,并行薄层T2WI及3D T1 SPGR序列扫描,TR 35、TE 7、FA45°,层厚1mm,层间距0mm,矩阵256×192,NEX 1。使用层面内零穿插技术(ZIP512或ZIP1024)增加重建矩阵而不增加采集矩阵,不增加成像时间。图像重建后可3D观察桥前池段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颅脑MRA扫描技术 颅脑MRA应以颅脑MRI为基础,先行MRI成像,再行MRA成像 · 适应症:可用于显示动脉瘤、血管狭窄和闭塞、动-静脉畸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可以显示脑内血管内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可显示肿瘤血管的血供情况及肿瘤压迫邻近血管结构并使之移位的情况,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 · 扫描体位:(同常规颅脑扫描) · 使用线圈:头颅专用线圈(头颅正交线圈或多通道磁敏感线圈) · 常用脉冲序列:采用3D/2D-TOF-MRA、3D/2D-PC-MRA及3D-CE-MRA成像序列技术成像 3D-TOF-MRA: 主要用于流速较快的动脉血管成像 ①线圈与序列:选用头颅线圈或头颈联合阵列线圈;采用3D-TOF-FLASH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 ②扫描方法及参数:在矢状面图像上设置3D-TOF-MRA横断面扫描块,层面与多数颅内动脉总行垂直或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