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行程序设计5(非精密直线进近)精要
第四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 精密进近与非精密进近的区别: 精密进近:导航精度高,在着陆前的航段提 供垂直引导 如:ILS、MLS、精密进近雷达 GPS(有增强系统) 非精密进近:导航精度较低,在着陆前的航段 不提供垂直引导 如:NDB、VOR 第四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 第一节 进近航迹设置 ——航迹对正 ——航迹引导 ——航段长度 一、进近程序的模式 直线进近 沿DME弧进近 反向程序 (基线转弯、45°/180°程序转弯、 80°/260°程序转弯) 直角航线程序 推测航迹程序 第四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续) 二、进场航段的航迹设置准则 ?标准仪表进场(STAR)应简单易懂 ?标准仪表进场航线应连接ATS航路上的重要点至仪 表进近程序起始点 ?设计的标准仪表进场航线应使航空器能沿航线飞行, 减少雷达引导的需要。 ?一条标准仪表进场航线可用于终端区内一个或多个 机场。 ? STAR应包括空速和高度/高的限制。 ?有多条跑道的机场,应制定不同着陆跑道进场程序之间的STAR/STAR的过渡,以容纳尽可能多的航空器分类。 ?如果在进场航段中或在进场航段末端(IAF)要求航空器转弯,并且转弯角度大于或等于70°时,应给出至少4km(2NM)的转弯提前量。 ?转弯提前量采用确定一条径向线或一条方位线或一个DME距离的方法给出 ?采用DME弧作为进场航段的航迹引导时,DME弧的半径最小为18.5km(10NM) 三、起始进近航段的航迹设置准则 1. 航迹引导:起始进近航段通常要求航迹引导,也可采 用推测航迹,但距离不得超过19km(10NM) 3. 航段长度 ?最后进近定位点(FAF)至跑道入口的距离最佳为9km(5NM),最大为19km(10NM),最小长度由航空器下降高度需要的距离,以及要求在FAF上空转弯时,航空器对正航迹需要的距离来确定。 ?在FAF上空转弯后切入航迹需要的最小长度见下表 第二节 进近各航段的保护区 一、进场航段 1. 采用VOR或NDB作航迹引导台 ?进场航线长度?46km(25NM) ?进场航线长度?46km(25NM) 2. 用DME弧作航迹引导 ?进场航线长度?46km(25NM) 第四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续) 二、起始进近航段 1.直线进近 一般情况:保护区宽度为±9.3km(±5NM) 第四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 三、中间进近航段 ?一般情况:直接连接起始进近和最后进近保护区 ?当中间进近定位点和最后进近定位点都有导航台时,应根据导航台在中间进近定位点时保护区的宽度(按前面所述)和导航台在最后进近定位点时保护区的宽度:VOR±1.9km(±1NM);NDB±2.3km(±1.5NM),按7.8°(VOR)或10.3°(NDB),从两点向中间扩大,直至相交。当中间进近航段太短,无法相交时,则用直线直接相连。 第四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续) 四、最后进近航段 最后进近航段保护区根据提供航迹引导导航台的类型和航段至导航台的距离而定 1.以VOR为引导台时,正切导航台处保护区的宽度为±1.9km(1NM),向航段所在方向,按7.8°的角度扩大,取最后进近航段所在部分即为最后进近航段保护区 四、最后进近航段 3.中间进近保护区与最后进近保护区的衔接 ?当夹角在1—10°时,直接用圆弧连接 ?当夹角在11—30°时,用风螺旋线连接 作图使用的参数: —指示空速(IAS):为表1-1所列最后进近最大速度; —温度:ISA+15°C; —全向风风速(W):56km/h(30kt); —转弯坡度:15°; —C容差:驾驶员反应3秒+建立坡度3秒。C=(TAS+W)×6″; —E:转弯90°时间内受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标准版二.docx VIP
- 大学生国情社会调查报告.docx VIP
- 20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一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干干净净真舒服刷牙 教案.pdf VIP
- 人教版劳动一年级上册项目一《洗手》(教案).docx VIP
- 《南京照相馆》电影介绍ppt课件(优质ppt).pptx VIP
- 病人发生滑倒.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练习卷.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写日记练习卷.doc VIP
- 2025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