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范敬怡事迹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范敬怡事迹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范敬怡事迹
中国国大大学学生生年年度度人人物物范范敬敬怡怡事事迹迹
范敬怡,女,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8级本科生。
为响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青年联合应对气候变化”
“ ”
和我国建设 两型社会 、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范敬怡于2009年10
“ ”
月创立 林歌项目 ,致力于可持续校园建设,探求具有高校特色的低
碳意识教育模式。截止目前该项目直接参与人数近6000人,辐射人数
超过20,000人。
怀揣梦想 踏上征程
从家庭的耳濡目染到燕园的求学历程,环保在范敬怡心中经历了
从兴趣转变为理想的过程。
受父亲的影响,范敬怡从初中起就对环保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
趣,并积极参加各项环保活动。高中期间,她加入了生物研究小组,
进行包埋光合细菌PSB 净化有机废水的研究,并获得第四届“ITT”全国
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广州市一等奖。环境科研的初次尝试获得了有
价值的成果,这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是令人振奋的成就。不久,她当选
了广州市环保大使,代表中国前往英国伦敦参加2007年绿色城市学生
高峰论坛,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学生大使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
化问题。
2008年9月,范敬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并成功被她的
第一志愿城市与环境学院录取。除了在专业课程上认真地学习地理
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她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国内外环保专家的
讲座,参观各类环保示范项目,汲取国内外的优秀环保经验。这在满
足了她对环保的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为她后来自己创立和推广环保项
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入学后不久,她就加入了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在 青年的
责任,我们的行动”口号感召下,她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环保爱好者一
起组织策划并亲身参与了多种环境教育活动,用力所能及的行动来推
动大学生环保事业的发展。在2009年9月的全球气候周,她响应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UNEP)向全世界青年发出的号召,发动北京10所高
“ ”
校的11家社团,开展首都高校 达成协议 百万签名活动。该活动不仅
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及其重要性,同时也让
中国青年的声音得到世界的关注。通过这些活动,范敬怡向自己的梦
想又靠近了一步;但她也意识到,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就是公众的长期
参与,如果没有更多人的加入,没有更有效率的活动形式,没有持续
性的活动开展,自己的梦想依旧遥远。
勇于创新 锐意进取
现在,北京大学的校园中活跃着这样一支学生环保力量——既有
定期的废品回收,又有各种创意环保宣传活动,还支持推动学生的低
碳科研;参与者来自北大各个院系,覆盖全校近四分之三的学生——
他们,就是“林歌”项目的骨干和志愿者们。而范敬怡就是林歌项目的
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
在过去参与和组织环保活动的过程中,她发现传统的环保活动或
是缺乏对同学们的吸引力,或是缺乏较强的可持续性,而且多集中在
培养环保意识的宣传层面,缺少可供实践的长期性活动。为了解决这
些不足,让环保实践脚踏实地地开展,让环境理念深入人心,她决心
打造一个崭新的环保项目。
从项目启动到最终的框架完善,她通过阅读NGO 报告、查阅相
关文献、回顾新闻报道,整理并学习借鉴了国内外各类环保行动成功
或失败的经验。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的学习和讨论,她最终建立起林
歌项目现在的总体框架——用公益行动中产生的价值反过来支持学
生的活动。具体内容为学生合力汇集林歌基金,林歌基金反哺支持环
保科研绿色文化活动的良性循环模式。
另外,林歌项目也是范敬怡对于探求一种具有校园特色的可持续
“
碳平衡维持机制的勇敢尝试。她引入绿色账户的概念,提出了 为自
己的碳排放买单”的口号,将环保的责任分散落实到每个人,充分调
动起个体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她组织策划了“植物大战垃圾”、“未
名湖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