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茂军《唐代文学概说》第九章 中唐古文运动.pptVIP

马茂军《唐代文学概说》第九章 中唐古文运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中唐古文运动 一、对韩柳的评价 陈寅恪先生: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棙点之人物也(《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第二期) 虽是一个文学改革运动,却究竟还不是什么真正的文学革命运动,为的是,他们去了一个圈套----六朝文----却又加上了另一个圈套---秦汉文,他们是兜圈子在走的,并不是特创的,也不曾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来。故其成就究竟有限。只是把散文从六朝的骈俪体中解放出来而已。(刘大杰《中国文学史》) 丁謂字公言初字謂之蘇州人。甞袖文謁王禹偁,禹偁愛其文,即為詩贈孫何及謂,比之韓桞名遂大振 五代學者少尚義理,有趙生者得韓愈文數十篇,未達,乃?以示開,開一見遂知為文之趣,自是屬辭必法韓柳,初名肩愈蓋慕之也。 問韓栁二家文體孰正,曰栁文亦自髙古,但不甚醇正。又問子厚論封建是否,曰子厚說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亦是。但說到後面有偏?,後人辨之者亦失之太過。 因論今日舉業不佳,曰今日要做好文者,但讀史漢韓栁,而不能便,請斫取老僧頭去。甞與後生說若?将漢書及韓栁文,熟讀不到不?做文章。 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順之。順之喜唐宋諸大家文,所著文編唐宋人自韓桞歐三蘇曾王八家外無所取。故坤選八大家文鈔,其書盛行海内,鄉里小生無不知(明史卷二百八十七) 潮州韓文公廟碑 蘇軾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則,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闗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矣。故申吕自嶽降而傅説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自東漢以來道?文異 自東漢以來,道?文衰,異端並起。厯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盖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闗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韩愈画像 潮州韩愈塑像 韩愈遗世的墨宝碑刻(崖刻),现在所知全国仅存四件,阳山独占其三   唐代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韩愈在唐代贞元年间被贬到阳山任县令,距今恰好1200年。“2005年中国阳山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今日举行,记者获悉,由当地一位老石匠收藏的200余张韩愈手迹石刻和景韩诗文拓片将首次面世,引起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这批珍贵拓片将在新建的阳山韩愈纪念馆韩愈展厅内向外展出。据当地文博部门介绍,1982年,阳山县文化馆进行文物普查工作,发现阳山县城旧时的韩山书院、学宫、城隍庙、北山古寺等地留下的众多与韩愈有关的诗文碑刻散失大半,碑刻抢救发掘工作迫在眉睫。在一次文物普查的座谈会上,传出一个宝贵的信息—————阳城镇一位名为曹吉的老石刻匠可能藏有一批珍贵的拓片。   曹吉告知,曹家数代都以石刻为生,家中确实存有一批韩愈手迹石刻和景韩诗文的拓片。拓片从曹吉家中阁楼中找出,共有200余张,不少是碑刻已毁的孤本。其中韩文公全身像拓片原拓于钓鱼台韩文13祠壁,是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阳山知县熊北师所镌,由陈昂写像,具有十分宝贵的研究价值。如今,200余张拓片已使阳山成为全国拥有韩愈遗迹、景韩遗迹拓片最多的韩愈故地,这些拓片也成为韩愈研究的珍贵资料。   阳山县打出“韩愈”牌.韩愈任阳山令仅一年多,但给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韩愈遗世的墨宝碑刻(崖刻),现在所知全国仅存四件,阳山独占其三;历代文人景仰韩愈的诗作碑刻(崖刻)在全国来说也是阳山存量最多;韩愈在其贬地写下的诗、文更数阳山为最,这些贤令遗泽让本次阳山举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攒足了底气。 二、 唐代散文的发展过程 散文是与骈文相对的概念。 唐初三四十年的文风仍延江左之旧,特别是官场文章与科考文章,以骈文为之,文章浮华雕琢。 从陈子昂开始,直至开元末,写散体文的人数开始增多,散体文的表现领域也日趋扩大。如姚崇的《十事要说》、张说的《并州论边事表》等文。 这一时期最有生气的散体之作,是那些出自诗人之手的书信和抒情小文。李白和王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将诗人的激情和意绪注入文中,使文既具有诗的特点,又不失文的本色,形成了盛唐时期特有的“诗人之文”。 此一时期的佛教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译经运动,据统计,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安世高译经始至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译场停顿,共889年,计有知名译家192人,译出佛典1333部,5081卷(其中宋代译500卷)(据当代《法宝勘同总录》)。如果和同一期的文章相比,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共746卷,552.5万字,再加上《全唐文》1000卷,佛家与儒家的著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