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明代服装 第一节 概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禁胡服、胡姓、胡语等措施。 第二节 男子官服与民服 一、官服 官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履。梁冠、佩绶、笏板等都有具体安排。 二、民服 明代一般男子服式主要有:直身、罩甲、襕衫、裤衫、裤褶、曳撤等,多承袭前代,仅在色泽、长短上有所变化。而作为明代男子主要首服的巾帽,则有很大发展,特点突出。 第三节 女子冠服与便服 一、冠服 大凡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的大袖衫、深青色的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 帔子 蹙cù金 龙凤珠翠冠 凤冠霞帔示意图 二、便服 命妇燕居与平民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袄、帔子、背子、比甲、裙子等。普通女子服饰多以紫花粗布为衣,不许金绣。 背子 比甲 裙子 头饰 背子 比甲 襦裙 水田衣 手臂饰 1、“尚官局”款金钏:明(公元1368-1644)直径6.3厘米,长14.8厘米。1966年南京郊区出土。金质。光素无纹,共10圈,一头有金丝缠绕,可以调节松紧。一段内侧錾刻“尚官局玖成金每只壹拾两内使监造作头张四”等铭文,对研究明代宫廷金银作坊组织,官职设置,度量衡制度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耕读渔樵纹金戒指:明(公元1368-1644年)直径2.5厘米,宽0.4厘米。1983年南京卡字门外丁墙村出土。金质。同出土一对。圆形。戒面长方形,两端收成尖角,一件饰挑柴的樵夫和耕田的农夫一件饰垂钓的渔夫和屋中苦读的书生,合为“耕读渔樵”。戒面边缘饰一周云雷纹,主题纹饰下有细密的鱼子纹衬地。 菊花形金戒指:明(1368-1644年)直径2厘米,宽0.4厘米。1980年南京中山门外马群出土。金质。圆形。戒面錾刻一朵扁菊,在花蕊下端镂空作菊叶状,环上錾刻枝叶作陪衬。 灵芝纹金戒指:明(公元1368-1644年)直径1.9厘米,宽0.5厘米。南京江宁谷里出土。金质。圆形。戒面为椭圆形,上面浅刻灵芝纹,环上錾刻花叶纹。 鹭鸶莲纹金戒指: 明(公元1368-1644年)直径1.7厘米,宽0.8厘米。1973年南京中华门外西善桥出土。金质。同出土两件,形制相同。戒面为长方形,其上錾刻莲花鹭鸶图案,用单线勾出画面,图案简洁清晰,戒面两侧饰花叶纹。民间视鹭鸶为吉祥之禽,莲花是纯洁的象征,连用在一起,寓意夫妻恩爱,琴瑟和谐 。 嵌宝石双龙纹金镯: 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直径9厘米,宽0.7厘米。1974年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金质。同出土一对,形制相同。镯头錾刻龙首,龙睛为后焊,龙角,须,均制作细致,龙口微启,露出牙齿。龙首顶部有一金托,似曾嵌珠。镯头内侧以几根线条表示龙下颌。镯上有金托数个,托与托之间以缠枝叶勾连。金托上嵌红,蓝宝石,尚有几个空托,应曾有珍珠镶嵌,因常年埋于地下珍珠已失,仅存空托。 嵌蓝宝石戒指: 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直径1.9厘米,宽0.6厘米。1959年南京江宁殷巷沐晟墓出土。金质。圆形。戒面凸起呈椭圆形,金托内嵌蓝宝石,托周围饰联珠纹,戒面两侧环上錾刻如意云纹。 双龙纹金镯: 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直径5厘米,宽0.7厘米。1979年南京江宁殷巷沐昌祚墓出土。金质。共出土一对,两两相对,镯外侧龙睛、发、须等均錾刻细腻,镯头内侧錾刻龙下颌。 玉韘shè : 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直径3.5厘米,宽1.2厘米。1974年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玉质。玉为青白色,圆形。一端延长呈角状,素面,上有一道凹弦纹。玉韘,原为射箭勾弦用具,使用时套在拇指上,以套在右手者为多,亦有双手都用者,后演变成一种男子的手饰。 竹节形金戒指: 明(公元13689-1644年)长3厘米,直径2.1厘米;长2.9厘米,直径2.1厘米。1987年南京中华门外邓府山出土。金质。同出土两件,形制相同。圆形。见面中间錾刻三道凸弦纹,并在两端作一道凸弦纹,以示竹节。 本章重点、难点问题: 1.明代官服形式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2.说说女服的风格。 * * 戴乌纱折上巾、穿绣龙袍的皇帝(《明太祖坐像》) 皇帝常服 金冠——折上巾 穿补服、戴乌纱帽的官吏 (明代谢环《杏园雅集图》局部) 着 补 服 的 明 代 官 员 补服 乌纱帽 五蝠捧寿纹大襟袍 明代盘领大袖衫 儒巾 高筒毡靴 戴四方平定巾、穿大襟袍的男子 百姓服装 大袖衣 穿补服的贵妇 凤冠 穿窄袖背子的妇女 隋唐时期的半臂,与比甲有着一定的渊源。 穿 比 甲 的 妇 女 襦裙 水田衣是一种以各色零碎织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