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罗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罗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罗蕊 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班级: 学号: 撰写日期:年 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可简化工艺流程、减少污水处理系统的容积占地面积、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 (二)研究意义 好氧颗粒污泥真正的实验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一方面借助共焦激光电镜技术从微观层面去了解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机制、途径、物化特性、种群结构与分布等,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研究处理效果、参数优化及运行模式等,并逐渐将好氧颗粒污泥与实际废水处理联系起来,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工业化应用作铺垫。较之普通活性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具有沉降性能好、耐受有机负荷高、结构密实等特点,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4]。 好氧颗粒污泥可凝聚成团,具有较好的水力强度,较高的容积负荷,良好的沉降性能,可承受较高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抗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的能力强,并不需要额外的沉淀系统,好氧污泥的颗粒化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但至今,好氧污泥颗粒化的研究尚欠缺。有关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高CODCr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及颗粒污泥微生物相等的研究,均未见深入的报道;此外,在工业化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实践还未进行。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和对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的需求,人们对好氧颗粒污泥的认识将更加深入,也将进一步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深人研究[6]。一般连续流反应器和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都可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然而,目前连续流反应器主要用于培养硝化颗粒污泥, 而绝大多数好氧颗粒污泥都是利用有机基质在SBR中培养[6]。 废水生物脱氮、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水污染控制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对生物脱氮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硝化微生物生长缓慢、细胞产率低,导致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难以累积足够的硝化菌,因而系统脱氮能力较弱,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生物脱氮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在SBR反应器中,以醋酸钠为碳源,接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厌氧颗粒污泥,在好氧曝气条件下运行,发现在运行过程中污泥颗粒经历了解体—重组—长大的过程。污泥浓度先增加后降低,在运行两个月后逐渐稳定在5g/L,SVI值稳定在30~40mL/g。在40~60d内反应 器中颗粒污泥一直占主体成分,悬浮相污泥浓度低于0.5g/L。最终形成的颗粒污泥,其形态、大小稳定,好氧颗粒污泥与接种污泥相比,在粒径、沉降速度、含水率以及惰性成分的含量上都有一定的变化。电镜观察还发现,接种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以球菌为主,而培养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以丝状菌和杆菌为主[5]。 氮污染已成为破坏水体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水体富营养化),生物脱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常,水体中氨氮的降解分两步,即好氧条件下的硝化(氨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厌(兼)氧条件下的反硝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还原成氮气)。已有研究发现,氨氮的硝化与反硝化可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被称为同步硝化与反硝化(SND)[7]。 然而,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一般为浅黄色的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外层结构较密实,内层较疏松。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颗粒污泥的粒径变化范围较大(0.3~5.0mm),在SBR中经济有效的直径为1~3mm。好氧颗粒污泥的含水率多为97%~98%, 密度为1.0068~1.0072g/cm3,具有很高的沉降速率和较小的SVI值[8]。 目前许多关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稳定密实的颗粒,如何提高有机负荷能力以及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颗粒污泥的性质研究[9]。而对培养过程中颗粒污泥理化性状和脱氮性能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是通过在SBR反应器中对活性污泥进行颗粒化培养,探索活性污泥在颗粒化过程中理化性状及氨氮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好氧颗粒的形成机制以及脱氮过程。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对厌氧颗粒污泥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在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初始阶段是人们刚刚开始认识到在好氧环境下污泥也可以颗粒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厌氧环境,并认为污泥颗粒化是生物膜生长的一种特殊形式[6]。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技术与应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国外,1991年Mjshima和Nakamurabra第一次报道了利用连续流反应器AUSB(aerobic upflow sludge blanket)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AUSB是将微生物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