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遗传代谢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遗传代谢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型 GSD依其所缺陷的酶可分为11种亚型。 又可根据糖原贮积的主要器官分为肝型、心型、肌型。 其中以肝型较多见,肝型包括I型、III型、IV型、VI 型、VIII型;心型为II型;肌型为V型及VII型。 基因诊断 可通过各型缺陷酶编码基因的突变来分析和预测是否存在糖原累积病。 如对GSD II型,α-1,4-葡萄糖苷酶的已知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GSD II型的发病有关。 五、肝豆状核变性 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家族性多发,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 特征是肝脏不能将铜排入胆汁,从而导致铜在肝脏、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脏器聚集并对其造成损伤。 生化检查 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男性2.4092+0.3864 ,女性2.3713+0.2727mol/L; 血清铜氧化酶活性:正常值 儿童0.21-0.76OD, 成人0.26-0.59OD, HLD患者测定6~93Iu/L。 血清铜:正常值儿童5.0~10 mol/L,成人11~ 22 mol/L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是位于人类染色体13q14.3~q21.1的ATP7B基因。 研究者已确认了可导致肝豆状核变性的200多个ATP7B基因突变位点,其中,约半数的突变导致ATP7B蛋白单个氨基酸的错误替换。 六、线粒体病 线粒体是生物体内从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装置 氧化磷酸化是指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ADP生成ATP的过程。 线粒体呼吸链由5个酶多聚杂合复合体(I~V)组成,这些复合体均埋入线粒体内膜。5个呼吸链复合体中,有4个复合体同时含有nDNA和mtDNA编码的多肽链,它们分别是复合体I、III、IV和V。 病因 当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亚单位的mtDNA和nDNA编码基因出现突变时,可导致氧化磷酸化异常,从而出现一系列在临床上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症状,这些疾病统称为线粒体病,又称为线粒体细胞病。 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线粒体疾病称为原发性线粒体病,是遗传代谢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人群患病率约为1/8,500。 mtDNA的遗传特征 非孟德尔的母系遗传。 异质性与阈值效应。 半自主复制与协同作用 线粒体编码基因排列紧凑、无间隔区且部分区域存在重叠,因此,任何突变都会累及到基因组中的重要功能区域。 线粒体病的遗传模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线粒体病的临床特征 线粒体病表型多样且可相互重叠。 除少数线粒体病仅影响单一器官外,绝大多数可影响多器官系统。 任何年龄都可发生线粒体病。 许多病人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属于一类分散的临床征候群。 在许多病例中母系病史可强烈提示线粒体病。 基因诊断注意事项 基因诊断与生化检测相结合。 区分病理性突变与正常衰老所致的线粒体基因改变。 线粒体基因异常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量效关系。 散发与遗传的相对性,诊断是否遗传需排除环境、药物和衰老等因素。 遗传咨询要点 mtDNA缺失 mtDNA点突变的遗传 nDNA缺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nDNA缺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 四种主要成分: DNA模板、引物、DNA 聚合酶和dNTP。 三个反复步骤: 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适温延伸。 毛细管电泳技术 毛细管电泳统指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试样中各组分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一类分离技术。 基本原理是根据在电场作用下离子迁移的速度不同而对组分进行分离和分析。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是一种新的高通量筛选DNA序列变异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离子对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原理,通过一个DNA分离柱,进行核苷酸片段的分离和分析。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就是指将大量特定的靶基因片段或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有序和高密度地排列固定于玻璃和硅等固相载体上,然后检测与待测的不同荧光标记样品基因按碱基配对的原理进行杂交,通过激光共聚焦系统检测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经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资料,获取不同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大量生物信息,从而可对基因序列及功能进行大规模和高通量的研究。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苯丙酮酸尿症(PKU) 同型胱氨酸尿症 半乳糖血症 糖原累积症 肝豆状核变性 线粒体病 遗传代谢病病因复杂,造成的代谢紊乱各不相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相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