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玻璃装饰风格成因初探.doc
英国玻璃装饰风格成因初探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17到19世纪英国玻璃装饰风格背后成因的分析,来探讨在社会生活的变革时期,一种本土物质文化品牌的诞生需要来自各方力量杂糅而促成,其中包括了文化风俗、社会经济等等因素,而不是单纯是由技术决定的。
关键词:风格;装饰;铅玻璃;切割;新古典主义
中图分类号:J229(561) 文献标识码:A
英国玻璃器以其坚实厚重的“水晶”材质和精致优雅的装饰风格享誉世界。它的诞生源自于人们对于一种材质全新的认知和探索。从那一刻起,英国风格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尽管它与同一时期其他地区的产品有着诸多的关联。但它在玻璃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是无可否认的。它代表了一科新鲜务实的价值观念,向人们展示了工业文明早期的效率和品质,揭示了古老的工艺白手工的生产向着工业化生产转变的可能性。
它的形成,无疑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
一、铅玻璃的诞生
材质的特性决定了产品的加工工艺和最终的风格样式。英国玻璃装饰当中大量使用的切割、车刻手法首先依赖于一种足够坚硬的材质。虽然人类制造和使用玻璃的时间长达5000年之久,但此前的玻璃无论是在光泽度、透明度还是在硬度方面都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和波希米亚地区的产品已较为接近这个标准,但在硬度和光泽度方面还称不上完美,另外它们的成本相当高昂。最终在1760年右,三名工人在荷兰东部尼美根地区沿河的一家工厂里研发出了此类材料的雏形,不久这项技术被其中一位叫做科斯塔的工人传到了英国,它被伦敦玻璃商人拉文斯克罗击特做了进一步的改良。产品的主要原料被确定了下来,是三样物质:氧化铅、煅燧石和钾。此外,英国早在17世纪初就以煤取代了木炭成为熔炉的燃料。(据当时的记载,1660年伦敦煤的输入量比起1580年增长了大约20至25倍)这一措施大大提升了炉温,高温最终催生出了更加稳定的玻璃(同一时期的欧洲其他地区仍普遍使用木炭进行玻璃烧制)。另打外,对于闭合式钳锅的采用也有效地降低了杂质对玻璃熔液可能造成的影响。借助于这些前期的技术铺垫,在1767年,拉文斯克罗夫特真正完善了这项技艺,产品一经面世就赢得了好评,人们描述它“坚固、纯净、明亮、无色”,同时能够很好地折射“阳光和火光”,简直“可以被比作水晶”。这一时期的产品含铅量相当高,一般能达到30%左右,这使得它比起威尼斯的苏打一硅酸盐玻璃和东欧地区的石灰-白垩玻璃更加坚硬。拉文斯克罗夫特本人也凭借这项技术获得了专利权,这项成功的发明几乎立刻取代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一直引领欧洲玻璃制造业的威尼斯玻璃的地位,与后者相比它们更加坚实耐用,尤其是对于当时的城市家庭而言(尽管在产品的造型风格上仍然有威尼斯的影子)。拉文斯克罗夫特的成功引来了大批仿效者,竞争的激烈甚至使他在1679年2月间被迫考虑暂停生产。这项起源于乡间的手工艺成功地转变为令世人艳羡的产品工业。
二、切割和雕刻技艺形成本土特色,并最终走向成熟
(一)切割技艺的先声
人们对于该项技术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最早可以一直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老普林尼就曾详细地记叙过当时的制作流程。在这之后后,萨珊帝国的工人又将该项技术大大发展,自9世纪起它在这一地区达到了高峰,而欧洲人要在17世纪末才能做到这一点;同时它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宽泛,除了玻璃之外,人们还将这项技术运用在宝石的装饰加工领域,对这些不同材质所采用的切割技法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中世纪的穆斯林工人对于个中奥妙已经非常熟悉(这在有关当时开罗的财富报告中已被反复提及),切割技术在任一材质内的改进都能及时地影响到其他材质。值得注意的是,玻璃产品在此时仍被作为是宝石(尤其是天然水晶)的模拟产品,对于这种物质本身特性的审美价值尚未形成。因此,对玻璃的切割加工技术往往是滞后于宝石加工领域的,多半是实验性质的,这种情形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1600年左右,布拉格皇家工厂里的宝石切割师Caspar Lehmann首次使用飞转的铜制小轮,同时伴入磨料进行玻璃的切割打磨,之前这项技术就是被用在水晶和宝石切割当中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切割技术始于1680年左右的东欧及德国纽伦堡地区,当时的技师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抛光每一根线条”。
(二)本土化切割风格开始的阶段
铅玻璃坚硬的特质令它可以适应各种装饰手段。在荷兰、德国和波希米亚等地区,它的到来显然立刻为雕刻技艺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深度雕刻在那里非常受欢迎,切割技术基本是辅助地呈现。而在英国,人们似乎更加喜爱平面上有着轻微凹陷的切割装饰图案。1700年左右,这种装饰技艺渐渐实现了本土化,并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就在此前,英国仍然要从威尼斯进口大批的玻璃产品)。到了1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