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情景教学设计〔待定稿〕
《再别康桥》的诗情画意
—— 感受诗歌“三美”的教学情境设计
乐山师范学院 文新学院200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张雪芳
一.情境创设的意图
1、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诗人徐志摩的生平资料,特别是诗人与康桥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在学习鉴赏诗歌时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有初步的探究,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本诗的认知氛围,激发学生鉴赏学习诗歌的兴趣。
2 通过康桥图片展现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学生对景物着色这样的绘画体验突显出诗人的景物选取及其色彩搭配的与众不同,把握这些景致体现出的诗人的独特情思,景与情融合为一幅和谐画面,从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3、通过学生朗诵创造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动态词,体味诗歌的节奏、韵律,从而把握“音乐美”,同时也营造情感氛围,体会诗歌的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展示与诗歌外在结构特点(整齐、错落有致等)相似的具体的图片,找到建筑师与诗人相似的审美观,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建筑美”;教师提供有关诗歌“三美”主张的资料,让学生在理解体会了本诗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基础上,建构在“三美”诗学主张上的诗歌鉴赏能力。
4、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原有诗歌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首诗歌体现出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鉴赏分析诗歌新的视角,提高学生今后学习鉴赏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的诗情画意。
二.情境素材
(一)情境信息素材:
1、同学收集诗人与康桥关系的相关资料
2、康桥图片
3、康桥描述素材:这名称取自当地的一条环城河流——剑河(River Cam,音译作“康河”、“卡姆河”),剑河是一条南北走向,曲折蜿蜒的小河,剑河两岸垂柳倒挂,芳草凄凄,河上架设着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之名便由此而来,原意就是指“剑河上的桥”。 以其卓越的自然科学成就闻名于世,与近邻牛津一样,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城之一。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的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2、《再别康桥》的“三美”:
绘画美——景物自然清新,色彩鲜艳明亮,景情融为一幅和谐图画
音乐美——动态词语表现出节奏感强烈,韵式上二、四押韵,抑扬顿挫,使感情潮起潮落
建筑美——全诗七节,每节字数相当,自由灵活,每节四行,对仗整齐,错落有致
三.问题组
【问题1】大家欣赏这些图片,通过老师的描述,猜猜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地方呢?从图片中大家看看在康桥都有哪些景物?
【问题2】如果让你用这些景物画一幅画,你会选取哪些颜色为你这幅画着色呢?用诗意的语言把你的画描述出来。
【问题3】既然徐志摩在康桥留过学,留下了关于这儿的痕迹——《再别康桥》,那么诗歌中诗人为景物填充的又是什么颜色呢?看看你们的想法是否与诗人一致,请用你的语言来描述诗中景物组成的图画?(学生描述后,通过PPT再展示画面)
【问题4】现在假设你是诗人,请通过你的朗诵来将诗人描绘的这一幅幅图画展现给大家,并说说你在朗诵诗歌时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诗人又能让我们在诗歌中体会到这些从而与他产生了共鸣?说说具体表现。
【问题5】要读出这首诗歌的韵味,在朗诵中要注意把握哪些特点?这样,才能让我们大家一起和诗人产生共鸣。
【问题6】与诗人产生共鸣时,你除了欣赏到了诗人眼中的康桥,还看到了诗人创作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问题7】从图片中能看出诗人与建筑师在创造上是否存在共性?有的话,是什么?
【问题8】通过感受画面、朗诵诗歌、分析结构特点,你认为《再别康桥》给你带来什么全新的感觉?用词语具体概括出这些感觉。
附:情境教学过程设计
情感价值 知 识 主 线 过 程 体 验 反 馈 调 控 预 设 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诗人、接触诗歌找到与诗歌中一致的景物,从而进入诗歌的学习;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素材】康桥图片
【问题】大家欣赏这些图片,通过老师的描述,猜猜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地方呢?从图片中大家看看在康桥都有哪些景物?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根据描述猜测图中的地点,同时观察找到景物 学生有可能没有找到与诗歌中的一致的景物,通过引导提示让他们发现,找出 显示学生着色与诗人着色的差异;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问题】如果让你用这些景物画一幅画,你会选取哪些颜色为你这幅画着色呢?用诗意的语言把你的画描述出来。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选取的颜色,并简要说明选这些颜色搭配的效果和原因;组织语言对画进行描述 因为学生要着色,因此最好是老师将不带颜色的词直接提供给同学,如:柳树、水草、潭水 回归诗歌,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及其色调,将其整合为一幅画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