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2森林过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2森林过伐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 森林过伐 ? 森林,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只要人类存在,森林就必须首先存在。森林,是地球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线,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没有任何替代物。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特别是热带雨林,更有“地球之肺”的别称。森林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是防洪保土的根本,是防风固沙的屏障,还可满足人类健康和精神的需要。森林生态系统又是太阳能转换为地球有效能量的枢纽,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强大的第一生产力,是整个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现在,面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惨遭蹂躏,人们更要全面认识它的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唤起越来越多的人去呵护它,守望它。 (一) 森林文化,是人类认识森林的第一课;其实,自有人类以来,人就在创造森林文化,发展森林文化。 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是生态平衡的杠杆。没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生发和变异,自然界就无所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亦称自然平衡;生态演替是指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所取代的过程。生态平衡与生态演替是对立统一的。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在无休止的平衡和演替的过程中,孕育出既原始又永久的森林文化。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恩赐的企盼和对绿色希望的渴求,有识之士探索“森林文化”日渐升温。权威人士指出: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雏形和最早表现形式,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进步史首先是森林文化演替发展史。从远古时期森林的出现,直至今后可能出现的森林的毁灭,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繁衍、进化、变异和综合效益的总和,便是森林文化的全部内涵。英国环境生态学家E·格兰杰的论述,阐明了森林文化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当一种文化达到成熟时,它必须返归森林,来使自己返老还童。如果一种文化错误地冒犯森林,生物的衰败就必不可避免。” 格兰杰的论断是不容置疑的——森林文化以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森林文化的派生物,某种文化欲永葆青春就必须偎依森林而不能疏远森林。如果按起源先后论资排辈,森林文化则是全部文化的先导和母体,森林文化至高无上!于是,有人给森林文化写了这样的结论:先有森林文化文明,才有人类演化文明,人类的起源、发展与进化,每走一步都与“木”字紧密相连。我们的祖先是吃着树果树汁从树上走下来的,是穿着树叶树皮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森林有一部光辉的史诗,森林属于今天,森林更属于明天,不堪设想会有一个没有树木的国家,一个没有绿色的社会! (二) 纵观所有森林研究之成果,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森林,既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摇篮,又是地球上功能最完整、生物生产量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一旦崩溃,整个大自然大环境就会随之崩溃。先从大农业的角度说说森林的巨大庇护效益: (一)调节气候。调节气候是森林的“特异功能”之一。地表上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即可增加降雨量7—8毫米。在农村,相对湿度提高10—20%,农田蒸发量平均减少20—30%。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能蒸发自身产生的水分,消耗蒸发所需要的热量。据测定,每公顷生长旺盛的森林,按每年向空中蒸腾8000吨水分计算,大约要消耗积蓄在地表的40亿千卡热量,可维持地表总热量平衡。 (二)涵养水源。郁郁葱葱的森林是块巨大的吸水海绵,雨水降落林地后,有50%左右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再迂回流出地表,一般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出7倍。又据专家测算,1万公顷森林所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夏天,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吸取35—50吨水化为蒸气。 (三)保持水土。森林能防止成土母质、土壤和土壤养分的流失。据测定,有林地可以控制水土流失的70—90%。专家断言: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只有植树造林、绿化地表才能达到目的。 (四)改良土壤。林地通过枯枝落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有林地与无林地相比,有机质平均增加80%,水解氮增加28—30PPm(百万分率)。 (五)防风固沙。成片森林如绿色堡垒,带状林地如绿色长城,削弱风速立竿见影。通过森林分流,风力一般降低40—60%。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对抗风暴、防止荒漠化最有效的手段。 (六)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近40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而森林则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尤其是热带雨林,它养育着500万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生物。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下面再从维系生态、维持生命的角度,看看森林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的“特异功能”,而且是没有任何替代物的独家功能。据考究,几十亿年前,地球的大气层并不存在氧气。随着生物的演化,地球上出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大气中才有了氧气。大约3亿年前,大气的含氧量才达到并稳定在现今的比例,即78%的氮、21%的氧和1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