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三水土流失及荒漠化.docVIP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三水土流失及荒漠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三水土流失及荒漠化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三?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人类很难抗击的两项生态灾难。目前,全球70%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灾害的危害,其中荒漠化已被人称之为吞噬地球的一条饿龙! (一) 地球是个南北略扁的球体,是太阳系中唯一能支持生命的绿洲,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比例不足十分之三,计1.49亿平方公里,即149亿公顷,折合2235亿亩。经过上亿年的沧桑演替,直至最近的数万年内,地球表层水陆之比才基本稳定。在这149亿公顷陆地中,可耕地(包括草场、旱土和水浇地)为50亿公顷,不可耕地即荒漠化土地为36亿公顷,森林覆盖地38亿公顷,其余的25亿公顷则是冰天雪地和其它不毛之地。地球表面有利用价值的土地,主要是指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 土地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条件,是财富之源,资源之母,是陆地生态系统之根基。如果把地球上的土地比做“皮”,其他资源则可比做“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仅地下水、地下矿藏对土地有不可转移的依附性,陆地生态系统亦是扎根于土。不难设想,一旦离开土地,全球38亿公顷林地、25亿公顷草场将作何安置?以林地草场为栖息繁衍场所的数以百万计的生物物种又作何搬迁?栽种在15亿公顷耕地上的100多种为人类提供食物油料和棉花的农作物又作何易地?杞人忧天,只是寓言,世人忧地,则是现实,而且是个十分严峻的现实。更令人坐卧不安的,全球50亿公顷可耕地中,已有84%的草场、59%的旱土和31%的水浇地明显贫瘠,饥饿和营养不良逐渐扩大,直接毁败土地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 地球,特别是地球上难于再生的土地,对于人类的供给力确实是有限的,于我华夏这种供求矛盾尤为突出。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320万平方公里山地,土层脊薄,不宜农作;有250万平方公里高原,温低气薄雨量小,土地利用价值不高;还有260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余下的130万平方公里土地,为农业生态基地、城市、道路用地和江河湖面占地。十分珍贵的土地,成为维持炎黄子孙持续繁衍的陆地生态系统之根基。可是,由于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荒漠化的长时期侵蚀,这个根基早已动摇,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已有1000万亩耕地、20多亿亩草地和1亿亩林地退化为沙漠。 (二) 在生态环境中,水土流失同森林覆盖率成其反比。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消减,水土流失现象必然加剧,毁林灭草是加剧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目前,全球水土流失面积达30%,每年流失有生产力的表土250亿吨。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8%。我国黄土高原树少草缺,黄河每年流失泥沙16亿吨,可堆成宽高各1米的土墙绕地球27圈!在一个大范围内,流失1厘米表土只需1年,而形成1厘米表土却要120年—200年,水土流失已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讲到我国的水土流失,要特别讲讲黄河、长江这两条“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在全球稳居“榜首”,每立方米黄河水含泥沙37公斤,年输沙量为16亿吨,其中入海4亿吨,黄土高原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高达1万吨以上,最惨的高达2万吨。长江每年流失土壤44—50亿吨,入海8亿吨,超过世界三大名河密西西比河、亚玛逊河、尼罗河入海泥沙的总和,而长江的径流量和流域面积却只有三大名河的1/5和1/7。目前,我国每年流失土壤100亿吨,相当于流失1000万亩耕地30厘米厚的耕作层。我国七大水系,即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海河、辽河,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垫高河床,均成“悬河”,其中黄河高出郑州20米,永定河高出天安门10米,荆江大堤高出分洪区15米……全国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产值处于江河洪水威胁之下,7大水系的20万公里堤防简直防不胜防!同时,由于水土流失,淤积江湖,致使中国湿地资源锐减近半,水生态环境遭到重创。50年来,素有“千湖之省”誉称的湖北省的湖泊由1052个减少至83个;洞庭湖面积解放初期为4350平方公里,20世纪末只剩下2625平方公里。据悉,湘资沅澧和长江三口(松滋、藕池、太平)注入洞庭洞的泥沙年平1.33亿立方米,湖床淤高3.7厘米,洲滩加大4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已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又一罪魁。 (三) 荒漠化不等于沙漠化。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制定的《防治荒漠化公约》,把荒漠化定义为:“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即雨浇地、水浇地、草原、牧场、林地的生物生产力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甚至消失。(“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降水量与潜在蒸发量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 一万年前,当人类刚刚坐稳自然界第一把交椅时,森林覆盖率至少是90%,地球上根本没有沙漠。后来,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作用和气候变异的影响,特别是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过人类漫长时间由开发型到掠夺型的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