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知识增量”向“中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
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
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
知识增量是当今学术评价的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语,评价论著是否有价值,要看它是否带来知识增量。但仔细分析,知识增量是个词不达意的术语,人们对它津津乐道,却没有认真地反思,该术语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是没有任何知识含量的。知识增量之所以被看重,原因在于其自身之外,和其相对应的准确表达人们意思的术语还没有被发现出来,于是就把这个意思强加于其身上,这完全是张冠李戴的误会。这个相对应的术语应当是知识升质,知识升质才能体现学术作品的贡献和价值。问题在于,当人们表达出对学术作品的增加值的期待时,这种增加值只能是原创的质量而非低水平重复的数量,那么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水到渠成的术语应当是知识升质,但实际上为什么偏偏是使用知识增量呢?对知识增量这个术语的反思,也引起我们对语言之名实和言行关系的思考。
一
名就是名称、名分、称呼、叫法,属于语言之列,但语言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珍品,因为语言的助力,人类就有超过动物的行为能力。语言和行动休戚相关,语言所指就是行动所指,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行动之前,必先在思维里对其进行语言的梳理,然后才有明晰的行动,行动必须首先借助于语言。我A时在B地C商店购买D商品这一购物行为只能发生在准确的语言表述后,正是通过我们思维中已进行的明确的语言表述,我们才能在成千上万种可能性中确定了A时B地C商店购买D商品的行为,而排除其他可能性和随意性,否则我们的行为如无头苍蝇,如堕云雾,无所适从。假如没有语言能力,我们连购物这一简单之事都不能做好,更不用说复杂的事了,真是无言事不成。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奥斯汀的以言行事的言语行为理论够有名气的,但笔者并不认为奥斯汀是开创者,对二者关系的精到认识至少滥觞于孔子,孔子早就指出: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君子以言行(《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而且,笔者认为,孔子对言行关系的最重要论述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这句话固然影响很大,在哲学史上一直是被当作逻辑学的名、实之辩来理解,这当然没有错,但是很不够,孔子的最终落脚点是言、行之辨,不过这二者之间也是关联的,一个术语如果名不副实,那就会误导人们的行为。
词不达意术语之出现,是对人类作为智者的自我嘲讽,也是学者懒惰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成为人们知、行通道上的绊脚石。笔者常想,一个五六岁刚开始进行独立思考的小孩,当他首次听到父母发出这样的命令:打扫卫生,他会想: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太蠢了,为什么要把卫生打扫呢?以后他才反复地发现:所谓打扫卫生,实际上是通过打扫垃圾、清洗灰尘来得到卫生的环境,那么为什么叫打扫卫生而非做卫生、清洁卫生等恰当的术语呢,如果按照打扫卫生之言去行,那就只能是在本已干净的地方放上垃圾,把卫生扫走,这样的行动显然是思想愚蠢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再如,一个博士毕业时,会突然想到:我是在作精深的专业研究,而非广博的泛泛研究,这样的研究应该是渊而非博呀,为什么叫博士呢,这个称呼,按孔子的说法,应该正名了。
作为阅读语言术语的读者,固然要反对望文生义;但作为制作语言术语的作者,首先要保证读者望文生义。也就是说,字面的意思和实质的意思是一致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读者也能够从字面上推出术语的大致意思,至少不是截然相反的意思,这样就能够保证术语诞生的科学性,也有助于读者阅读的经济性,看到一个术语就能够做出大致正确的理解,而不是南辕北辙,把握不住方向,非要耗时费力查专业书才行。像博士、打扫卫生,一旦望文生义就错,但这不全是读者的错,倒是制定者不能够做到使读者望文生义的科学性。在几何学上,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最短;术语的望文生义,恰恰能够保证术语和读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出该术语的意思,这正是术语制定者所追求的术语品格。
二
仔细分析,知识增量是有着重大瑕疵的新名词,问题在于,它何以问世和得到普遍认同?勿论懒于思考的普通民众,知识增量可是阳春白雪的名称,主要通行于学术界,难道学人面对这个时髦的词汇丧失了反思的能力而不加分辨地接受?按字面的理解,量就是数量,知识增量就是增加知识的数量,这不仅容易做到而且也价值寥寥。知识增量被奉为学术研究的圭臬,显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相反,知识增量的意义并非在量上,而是在质上,不是在学术创作上而是在原创上。知识增量之所以是个蹩脚的术语,就在于其缺乏逻辑一致性,其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是正好相反的,初识者从字面上理解,简直是南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中围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产品质量法》[12857字.doc
- 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中 ———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doc
- 产品营销和中国法律中 公众形象.doc
- 产品责任体系构造—中—以受害人为中心.doc
- 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中 ―――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doc
- 产品责任法热点疑点中问题比较研究.doc
- 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中围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为分析对象.doc
- 产品责任法相关问题中比较及我国立法的完善.doc
- 产品责任法相联系问中题比较及中国立法完善.doc
- 产品责任赔偿范围研中究——以《侵权责任法》、《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为分析对象.doc
- 2025年东航食品校园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苏淮安市盱眙县面向乡村定向师范生招聘及招聘教师16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与治疗策略讲座研究与应用前景.docx
- 2025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公益性岗位招聘24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度东营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北站幼儿园产假顶岗教职工招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安徽当涂县首创水务有限公司招聘劳务人员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docx
- 2025年河南安全员要求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2025年度东营市儿童福利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