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华(第9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docVIP

刘锦华(第9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锦华(第9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刘锦华(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刘锦华,男,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2011级本科生,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刘锦华,是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2011级双语文秘本科班的一名学生。他从2011年9月开始在兰州绿云书庵从事志愿服务工作,2011年12月接受兰州电视台采访并于2012年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最美的中国人》播出;2012年7月19日至8月24日参加兰州铁路局暑运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协助最美中国人、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刘易先生通过微博平台宣传绿云书庵;2013年1月14日至1月22日参加“快乐学校”关爱西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刘锦华通过微博募捐,积极筹集物资,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一共为留守儿童筹集了150双手套、15本字典、6个暖宝宝、50本《读者》杂志。中国青年报进行了报道。关于他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他用一个个微公益,诠释和传递着校园正能量。 中文名 刘锦华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福建省安溪县 出生日期 1992年9月30日 职 业 学生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主要成就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首届安宁区“最美大学生”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2年度“奉献之星” 中国甘肃网校园记者 目录 1人物简介 2千里求学,“90后”爱洒大西北 3微博募捐,前赴西部山区支教 4志愿奉献,市民心中的甘肃“好青年” 1人物简介 刘锦华,男,23岁。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学生。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首届安宁区“最美大学生”;2012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优秀志愿者”;2013“快乐学校”暨“雏鸟伴飞”关爱西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优秀志愿者”。 刘锦华,是一名普通大学生,小个子,身体瘦小;他不远千里从福建老家来兰求学,却将属于自己的几个假期都用来做志愿服务,几乎很少回家……他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在校大多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公益”之路。 2011年,刘锦华从福建省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从此开始了在西北的志愿者工作。三年中,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把爱播洒在大西北。2014年,刘锦华被学校推荐参选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并成功入围。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4年1月报名开始以来,全国31个省市(含香港)、716所高校的1562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经过初审委员会评审,选出了入围奖200名。 2千里求学,“90后”爱洒大西 在新浪微博上有位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非常活跃的微博达人@快乐生活的小刘,他就是此次入围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的西北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中文系2011级本科生刘锦华。 2012春节期间,央视春节特别节目《走基层·最美的中国人》把镜头对准一位“90后”大学生——刘锦华。2011年,刘锦华从福建安溪远到甘肃兰州求学, 三年求学中,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把“90后”的爱播洒在广袤的大西北。 央视报道 23岁的福建小伙刘锦华,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与刘易相识,交谈中,他发现这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人身上,散发着一股让人折服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深深地触动了这位茶农家庭的孩子。从那以后,他便跟随老人在爱心公益的路上奔走,乐此不疲。 每逢周末,刘锦华就和同学相约来到兰州绿云书庵,帮老人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琐事。久而久之,刘锦华和伙伴们都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书庵里的每个读者、每本书籍,都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草根服务于草根,这是刘爷爷一直说的。”刘锦华说,正是这句朴实的话,让他和其他孩子读懂了老人的心思,也读懂了公益的意义。 生活在兰州的人们,对于兰州市天水北路196号并不陌生那里因兰州市第一家公益性图书馆——绿云书庵而闻名。这家个人书斋自创办以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免费学习看书的场所。而这里也是刘锦华走上公益之路的“圣地”。 刚入大学校门,怀着公益之心的刘锦华便毫不犹豫地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在学姐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兰州绿云书庵做志愿活动。兰州绿云书庵是由全国首届科学大会重大奖获得者、国家五十年林业劲松奖获得者刘亚之先生起名,其子刘易创办的民间公益图书馆,多年来坚持全年免费面向弱势群体开放,是兰州市唯一一家5A级社会组织。 初次邂逅“公益”,就让刘锦华彻底爱上了这个事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经常来到书庵,帮助整理资料书籍,为看书的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久而久之,刘锦华成了馆长刘易的得力助手。刘锦华有感于刘易馆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闹市中的文化阵地,坚持为附近群众,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服务的高尚,暗自决定要将这块文化阵地推之于众,让更多的人解它、关注它。 很快,刘锦华便想到传播快、宣传面广的微博平台。于是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