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夷汉之间_从考古材料看贵州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格局.pdf
2009 年第6 期 贵州民族研究 No.6 ,2009
(第29 卷总第130 期) Guizhou Ethnic Studies (Vol.29.February.No.130)
夷汉之间
———从考古材料看贵州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格局
李 飞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4)
摘要: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战国秦汉至魏晋时期,贵州文化格局经历了一次土著向汉化复归于土著的演
变历程。这是贵州文化由多元向单一复向多元的一次变迁,最终的结果表明多样性的文化格局成为也必将成为历史的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性的文化。
关键词:考古材料;文化格局;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K871.4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6959 (2009)05- 0064- 08
Between Yi and Han
———The Cultural Patterns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Han Dynasty in Guizhou
LI Fei
(Guizho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 Guiyang , Guizhou 550004 , China )
Abstract: Through a detailed research on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cultural patterns have an evolution
from aboriginal culture to Han and a reversion to aboriginal culture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Han Dynasty. This is a change of
Guizhou culture from diversity to singleness to diversity.It proves that cultural diversity patterns become a historic choice ,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needs cultural diversity.
Key words: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 Cultural Patterns , Cultural Diversity
战国秦汉时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结束,铁器时代开始的时期。战国秦汉时代的贵州,是土著文化高
度发达,汉文化开始流行的时代。汉文化的大规模涌入,引发了一场夷汉之间文化的长期拉锯,此消彼
长,两汉之际汉文化曾一度占据上风,而土著文化终成贵州文化的主流,是今日贵州多彩文化的根基所
在。本文用考古资料揭示这一变迁,并尝试作出初步解读。理解这一历史过程,对我们正确看待和应对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夜郎时代:土著文化的高峰
1. 夜郎及其文化
夜郎是战国秦汉时代中国西南一小国,西南诸邑中,史称 “夜郎最大”,武帝时夜郎王曾与滇王一
同授印被封。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年),夜郎王兴被诛,夜郎灭亡。从战国晚期至西汉
晚期,其在历史上大约存在了300年时间。关于其地望,一般认为在贵州西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贵州西部的盘县、威宁中水、辅处、赫章可乐、普安铜鼓山、安龙、兴义、
兴仁、册亨、望谟、晴隆、六枝、织金等地就不断有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遗物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其即
收稿日期:2009- 09- 25
[作者]李 飞(1976—),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西南考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