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方向的当代中国文艺批评.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迷失方向的当代中国文艺批评   摘 要:本文对1978年以来的文艺批评进行了俯瞰式回顾并提出了尖锐批评。本文认为,文艺批评本该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对受众的审美启迪。而当代文艺批评恰恰忽略了文艺批评的审美功能。文艺批评贵在真诚,毫无原则的夸大其词只会让人们对文艺批评失去信任。艺术家的才情及其作品的质量,只有根据其作品的特质与优劣来考察并加以审美评判。如果批评家忽视了最起码的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忽视了对批评对象的最起码的审美评价,那么,批评本身就迷失了方向,而批评也随之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终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成就;得失;发展;回顾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riticism with Its Direction Lost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reation   During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XU Xun-hua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悄然走过了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匆匆足音而成长、如今已步入中年的我们这“60后”一代,有幸亲历和见证了这30年的时代巨变。1978年从政界高层和上层建筑领域狂飚突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解放大讨论的疾风骤雨,逐渐波及在集权专制统治下挣扎的文化艺术界。长期被极左思潮的乌云笼罩、冰封多年的文坛开始缓慢解冻。文艺界思想解放的步伐尽管行走得步履维艰,行进的足迹显得左摇右摆且不时还出现令人毛骨悚然的“倒春寒”,但与1955年“御批”“钦定”的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事件的出现及“文革”十年浩劫时期噤若寒蝉、万马齐喑的文化专制的恐怖状况相比;与1978年之前动辄对文艺作品进行口诛笔伐、对艺术家实行全民共讨之乃至人身攻击、肉体毁灭的极左路线对文艺的极度粗暴摧残相比;与“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蜕变成政治标准唯一、不谈艺术标准的荒诞的文艺批评方法相比,禁锢文艺自由发展的枷锁逐步被挣脱了,文坛的思想开始宽松并日趋活跃起来。原本板着“教父”僵硬面孔、甚至曾经充当过文坛“打手”角色的批评家也慢慢变得宽容起来,文艺批评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文艺批评界也随之蹒跚步入了让人们眼花缭乱的“多元与散乱”的春秋战国时代。      一、当代文艺批评的喧哗与沉寂      纵观这30年来的文艺批评领域,真可谓风风雨雨、历经坎坷。文艺批评界表面上看似思想激荡、思潮迭起、学说纷呈、学派林立、风起云涌、热闹非凡。但平心而论,1978年以来的当代文艺批评总体上还不尽如人意,显得比较落后。   1978年至今光阴飞逝这么多年,文艺批评界与文艺创作领域一样乏善可陈: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有专家学者指出1949年以后的文学成就远不及1949年以前的30年(注:参见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拓》,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页。)我的导师钱谷融先生在给我们传道授业时就说,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确实没有什么优秀作品。钱先生教育学生:读书要读经典,不要读中国现当代的作品。。进入21世纪之后,史学家在回眸20世纪的中国文艺发展史时,终于痛心疾首地发现此言不虚:中国的当代文学艺术成就除了平庸还是平庸,确实平庸得令人汗颜!同样,在艺术批评领域始终没有出现过鲁迅、茅盾、李健吾那样的思想敏锐深刻、独具审美眼光、批评个性独树一帜、行文高屋建瓴、在文艺批评方面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相结合、理论方面富有创造性建树的批评家。打一个形象的比喻,1978年以来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就的话,也只不过是一些“远看似有近却无”的“高丘”,而绝无让人叹为观止的“高峰”。   自“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思潮轮番登场亮相之后,随着1985年学术界、文艺界“文化热”的勃兴,文坛开始进入“寻根文学”时期。我国的文艺批评界开始变得众声喧哗、热闹非凡:对西方文论饥不择食的翻译、引进、推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这本身并非坏事。但将西方文艺及批评理论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的引用到对中国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评论;对西方美学及批评理论一知半解、稀里糊涂甚至不负责任的断章取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来”评判中国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囫囵吞枣或削足适履的移植到对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理论构建;对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顶礼膜拜与对中国古典文论的极度无知、蔑视、冷漠,导致当代文艺批评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故作深沉的过度修辞、玩弄辞藻与新名词堆砌、巧言善辩的各式批评方法的炫耀,其实不过是在生吞活剥地贩卖西方文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