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检查指标和临床意义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①②③④⑤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减少:①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②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 ③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增多:①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以及新生儿和婴儿。②各种细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
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总数的比例最高,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的作用。增多:①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如尿毒症)、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 减少:①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②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③抗肿瘤药、苯二氮类镇静药、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精神病药、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等。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增多:①过敏性疾病;②皮肤病与寄生虫病;③血液病。减少:①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②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增多: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②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减少:①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 淋巴细胞0.20~0.40(20%~40%)绝对增多:①传染病;②血液病。减少:①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0.03~0.08(3%~8%)增多:①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 ②血液病 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红细胞计数(RBC)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增多:(1)相对性增多 见于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尿过多、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相应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2)绝对性增多 见于:①生理性增多,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②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L减少:①造血物质缺乏,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而引起铁、叶酸、维生素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维生素C不足均可致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原发性或由药物、放射线等多种理化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等,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③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 如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④继发性贫血 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等。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①②③④⑤⑥
血常规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测定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增多: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②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减少:①出血;②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比红细胞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是由慢性反复出血所引起,如胃溃疡病、胃肠肿瘤、妇女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等。血小板计数(PLT)男性、新生儿(100~300)×109/L
女性(101-320)×109/L减少: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出血性疾病(血友病,坏血病);⑤用药,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增多:①创伤,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