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课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11课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主备教师 张爱华
一 、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指的是城市的发展;衣食住行的变化;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热闹的节日。其核心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包括各类娱乐活动及节庆生活,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宋代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和文化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学生已经学过宋代的繁荣经济,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内容 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政治,经济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衣食住行,各类娱乐活动及节庆生活。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围绕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来了解,激发学生历史的积极性,通过讨论比较古今异同进一步掌握。
二、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生活产生的影响及《清明上河图》,围绕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 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记住宋朝流行的服饰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房屋的建筑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和节日风俗。
2、分析:理解宋代衣、食、住、行变化,掌握宋代衣食住行和东京、临安城市多样性生活的学习,知道中华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宋代瓦子的产生,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学生对这些事件接触的较少。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清明上河图》等多幅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宋朝瓦子里的热闹。其中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旅游吗?
今天我想带大家去做一次特殊的旅游,让我们翻开厚厚的历史画卷,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到宋朝的大街小巷去转转,感受1000多年前宋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既然到宋朝旅行,就要符合宋朝人的特点,我们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对宋代的城市变化和生活习俗进行专题研究。我们将宋代的生活习俗分为六个部分,即城市的变化、娱乐、衣、食、住、行和习俗。
问题一:城市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宋代的城市的巨大变化。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仔细观察北宋东京城平面示意图,了解北宋东京城市的布局和生活情况及南宋杭州工商业的发展。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1:你们知道,宋代的城市格局与此前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1)宋代坊、市隔绝的制度完全被打破,居住区和商业区相互交错。
(2)活动时间不再有一严格限制,有“夜市” 。
(3)、北宋东京是最繁华的城市,有“夜市”和“晓市” 。
(4)南宋临安也是一个大都市。有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各种小贩和货郎走街串巷。
例题一:在一部反映宋朝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一下几个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D )
A、东京夜市上小吃很多 B、临安城里有许多鱼店
C、瓦子里上演京剧 D、百姓过中秋节
变式练习: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原因是 ( B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农民的要求 D、达官贵人的要求
过渡:离开繁华的北宋和南宋大都市,去了解两宋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
问题二: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宋代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变化情况。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利用教材和图片,了解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的几个问题。
问题1:宋代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有哪些变化?
衣
(1)北宋和南宋初年,百姓穿黑、白两色衣服。
(2)两宋后期,统治者衣饰精美华丽,奇装异服不断出现,穿胡服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3)妇女缠足传开。
食
(1)北方以粟麦为主,肉食以羊肉为主。
(2)南方以稻米为主,肉食以鱼为多。
(3)茶和酒是当时最重要的饮料。
住
(1)城市百姓以瓦房为主。
(2)贵族官僚住第相当宏丽、两侧有耳房和 偏院。
(3)农村百姓以草屋为主。
(4)高脚的桌椅凳已广泛使用。
行
(1)以牲畜为交通工具:骑马、骑驴。
(2)轿子:达官贵人乘轿普遍。
(3)车子:牛车、驴车。
(4)舟船。
例题二:假如你是宋朝时期农村的贫苦百姓,那么你的住房是( A )
A、茅屋 B、瓦房 C、四合院 D、茅屋与瓦房结合
变式练习:“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反映的习俗是 ( C )
A、吃粽子 B、吃年糕 C、喝腊八粥 C、吃重阳糕
问题三: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热闹的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各类娱乐活动及节庆生活发展情况。
师生活动: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老师提的问题,老师抽查学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