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浴文化〔中国中医网〕.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浴文化〔中国中医网〕

药浴文化 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 药浴又分为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两种,局部药浴多选用足部、小腿为浸泡部位,足部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足部有内脏及全身反射区,有 52块骨头,60余条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小腿的角质层较薄,且血管、神经、肌肉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全身药浴是浸泡和熏蒸除头颈部外全身其他部位,作用面积更大,药物利用度更高,适合用病变部位广泛的全身性疾患。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 现代研究表明 , 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 ,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 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 , 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湿热刺激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 , 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 使新陈代谢旺盛 , 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 , 从而使疾病向愈。 ??? 药浴疗法通过药物作用,水的温热效应以及磁疗效应,能够到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肌、美容保健等作用,不但可以治疗硬皮病、多发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顽症,而且对失眠、便秘、骨折等疾病有确切疗效,为患此类顽疾的患者带来福音,取得了疗效的突破,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 适应症:糖尿病病足、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周围血管病、部分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患者。?两千年前的药浴用具药浴既可洁身又能健体,据《周礼》等记载,在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药浴。   药浴,自然不能缺少药材的配比,同时也需要相应器具,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徐州西汉楚王的陵墓中便发现了这方面的实物,插图描绘的是其中的铜杵、铜臼和铜量,现均藏于徐州市博物馆。   仅从外观上,你可能对这种器具感到不陌生,在中药店的柜台上,不就有和这大致相同的物品吗。这件铜杵长36.5厘米,一端粗,一端细,为棒状。? ??? 铜臼高18.2厘米,口径16.3厘米,腹部有两耳,并装饰了三道凸弦纹。在弦纹下面的臼腹上原本有一些刻铭,由于锈蚀比较厉害,有的铭文已不能辨认,现还能较清晰看出“宦眷药府”四字,这表明它是王府内用来捣碎药物的器具。两件铜量一大一小,大的长17厘米,小的长12.7厘米,形状相同,在柄部也都刻有铭文,同样由于锈蚀的缘故,已大多不能辨认。在较大的铜量上能看到“宦眷……升重八两第……”等字,据此推断其铭文表明的是该器的容量,也就是说它是属于“升”一类的容器。中国古代常用的计量单位是龠、合、升、斗、斛,除一龠等于半合外,其余都是十进位。通过对秦汉时期量具的仔细计算,当时一升的容积是200毫升左右。   由于铜杵、铜臼和铜量是与套在一起的大铜鉴、铜扁壶等沐浴、盥洗用器一同出土,而且这种组合器物在西汉时期的其他王侯、贵族墓葬中也有发现。据此,研究人员认为它们是用来捣制和称量沐浴用药的,也就是药浴的用具。   令人不容易想到的是,西汉楚王陵墓中不仅有沐浴器具,还有沐浴用的房间,房间的地面雕琢方形浅槽,人站在槽里进行沐浴,以免脏水四溢。前几年,在福建武夷山市参观汉代闽越王城遗址,看到王宫内也有浴室,而且那浴室还修有陶质的暖气管道,令参观者啧啧称奇。西汉诸王生前、死后都设置沐浴间和洗浴用具,这说明,洗浴确实是王公贵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单纯洁身净体的范畴。   大家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比较完备的礼制,而沐浴则成为礼仪的组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