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县释迦塔艺术之美
赏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文/程乃莲 张 敏
佛宫寺释迦塔坐落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处,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益完。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最为宏大的纯木结构建筑,素以巨大规模和巍峨高度而闻名于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举世无双的艺术宝库。无论是从建筑、雕塑、绘画还是书法、石刻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其独特而精湛的艺术魅力。
释迦塔塔高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平面呈八角形,平面直径为30.27米,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塔基高4.40米,由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台基和月台的角石上都雕有伏狮,现存十七块。角石伏狮造型古朴,大气浑厚,具有明显的汉唐遗风,是现存为数不多的辽代石刻精品。塔刹高11.77米,有两大部分组成。下部为砖砌二层仰莲,高2米,直径约3.65米。上部由复钵、相轮、仰月、宝珠,五个部分的铁质部件组成。应县人把塔刹铁质部分称之为,铁锅、铁笼、铁笊篱。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铁质部件经千年风雨而不锈,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给宝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铁锅、铁笼、铁笊篱通体均为镂空图案花纹,这些花纹变化丰富各不相同,粗略估算最少也有上百种形式,可以说是集图案花纹于大成。
释迦塔塔身是中国传统楼阁式建筑,塔外观六檐五层,底层为双檐。各层间又夹设暗层四个,所以全塔实际为九层。释迦塔外观整体造型稳定,比例得当。距塔前70.36米处,是观看全塔的最佳距离。抬眼望,释迦塔巍峨宏伟崛地擎天;近前看,斗拱如天宫盛开的莲花美丽壮观。古人有诗云“远观擎天柱,近似百尺莲”。研究释迦塔多年的马良先生曾这样描绘,“平座飞檐,错落有致,栏额斗拱,千姿百态,或大刀阔斧,粗犷豪放,或精雕细刻,玲珑剔透。既有唐代雍容华贵的风格,又有辽国庄重敦厚的雄浑。各种形体、色彩、疏密、明暗的对比,交织在一起,变化中求的统一,谱写了一曲雄壮和谐的凝固交响曲”。
释迦塔六层外檐八角上,都挂着风铃,每层有大小16个。因历代都有修补更换的缘故,现存风铃呈不同形制,多达九种。每当清风徐来,这些古朴的风铃便会撞击出苍幽的古韵,传递着遥远古代的神秘气息,仿佛穿越了时空。
释迦塔五个实层中,都有精美的彩塑佛像,其艺术风格与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薄伽教藏殿34尊。其中各层佛像12尊,菩萨12尊,力士8尊,菩萨奴2尊。另还有菩萨坐骑狮、象、马、大鹏金翅鸟等各种神兽多种。
第一层佛像是全塔最大的释迦牟尼佛,高达11米,仅比云冈石窟露天大佛低2.46米。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2.13米高的束腰莲花座上,脸型丰满宽圆,神态亲切安详,美丽端庄,高贵温婉。石绿色眉毛犹如新月,双目微启,两眉间有白毫相,鼻梁俊秀,唇边有石绿色卷曲胡须,颜色与眉毛一致,下巴有细月纹。两耳不象一般佛像那样,耳垂垂肩,而是明显戴着耳环,深蓝色螺发,肉髻中镶嵌硕大红色宝珠一颗。手指修长优美,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手心向上置左膝作与愿印。若伫立大佛前,分明能感受到佛德博大,分享到佛的慈爱。大佛整体采用贴金和彩绘两种装饰方式,即面部、手部、脚部,以及袒露的胸部用贴金方式装饰,而袈裟和服饰则均采用彩绘的方式。佛像袈裟轻盈贴体,衣纹线条流畅飘逸。在通肩式袈裟和服饰上,用运沥粉堆金法绘制了约五十多条,长约50公分的龙图案。这些龙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且随衣纹转折而变化,造型灵动,刻画精美细致。在佛衣上绘制龙纹,应该是极为少见的,对于大佛身上的龙纹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在释迦牟尼佛座下,塑有造型生动的八个力士。这些力士高1.30米—1.40
第二层实层内槽中,木质方形台基高0.46米。台基上塑有一佛二菩萨趺坐于莲座上,另有二胁侍菩萨立于大佛左右。正中大佛高4.11米,袈裟和衣服边缘处,雕有飞龙,共计18条。龙纹长约35公分左右,形态各异。与一层大佛身上的龙纹不同之处在于二层龙采用的是浮雕造型手法。浮雕龙塑造工艺细腻而风格粗狂,造型生动传神。条条飞龙好似舞动于衣纹之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出无限的活力,具有大胆醒目的艺术魅力。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二层雕龙都分布在大佛袈裟与衣袖的左边,为东向,右边则都是花形浮雕,分明是刻意安排的。据《辽史.百官志》 记载,“辽俗东而尚左,御帐东向”,似与契丹人以东向为尊有关。二层两胁侍菩萨皆面容娇美,宛如妙龄少女亭亭玉立于大佛两侧,神态谦恭而自信。左右普贤、文殊像美丽端庄,坐姿挺而不僵,微妙传神,透出睿智成熟之美。二菩萨以及主佛座是全塔各层中最为华丽的形式,佛座束腰部分,都有体态健硕生动传神的狮象坐骑造型。
第三层实层内槽中,木质八角台基,高57公分。台基设计美观,做工精致,每八角立面腰间都均匀地分布有九根小立柱,立柱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