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导学案选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五首》导学案选编

《诗词五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心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生活哲理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 )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词中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 5、词中富有人生哲理,体现苏轼化悲观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6、词中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8、本词中一共有几问,问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9、“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10、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诗词五首》 一、1、B 2、A 3、A 4、五言律诗 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单调而壮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云霄,黄河杳无尽头,在长河之上,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6、这句诗画面开阔,意境壮美。一个“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强调其浑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 二、1、C 2、B 3、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气氛;一个“犹”字意味深长,凸现出诗人的悲愤之切。 4、迷蒙的月色和轻柔的暮蔼笼罩着冰冷的河水和岸沙,好一幅淡雅朦胧的水边月色图。 5、不是,作者在此用的是曲笔,实际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听亡国之音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从中可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沉醉于享乐的上层统治阶级的批判和愤慨。 三、1、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2、春蚕吐丝,到死才吐尽;蜡炬成灰,烛泪才流干。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四、1、A 2、C 3、夕阳、落花、归燕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和人生哲理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