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
七: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 ——阿以冲突的政治解决 (一)埃以实现和平 十月战争使美国感到促进阿以和平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以色列在十月战争中蒙受了比以往任何一次战争都惨重的损失。以色列已经无力再战。 埃及作为前线国家,在四次中东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十月战争后埃及开始实现对外开放政策,决心在埃以问题上采取重大和平行动。 1973年12月21日,美国、苏联、埃及、以色列、约旦参加,具体讨论了埃以脱离接触问题。 会议的历史地位: 它为两个超级大国各自辅助一方在中东地区的持久对抗画上了句号,实际上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开场曲。也预示着苏联开始放弃在中东地区同美国的较量,不得不接受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 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 1977年11月19日~21日萨达特应以色列总理贝京的邀请,对耶路撒冷进行正式访问,以色列军政首脑全体聚集机场迎接。耶路撒冷50万犹太人的自发聚集在街道欢迎萨达特的到来。 萨达特与贝京达成三条非正式协议 1978年9月6日~17日,卡特与贝京、萨达特一起在华盛顿附近的戴维营举行解决中东问题的最高级会谈,经过12天的艰苦谈判,萨达特和贝京于9月17日在白宫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刚要》、《关于签署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刚要》两个文件,统称为“戴维营协定”。 贝京、卡特、萨达特在戴维营 卡特回忆戴维营会议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2007年1月22日举行就任总统30周年纪念活动,动情回忆当年如何促成埃以签订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戴维营协议》。 在乔治亚大学举行的纪念活动上,卡特发表演讲说,在1978年应他之邀,当时的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来到戴维营举行会晤,但在头三天内,两个领导人一直在争吵,谈判也陷入僵局,最后萨达特失去耐心,收拾好行李,并备好一架直升机准备回国。 “我当时跪下来祈祷,希望得到上帝的帮助,”卡特激动地回忆说。为了挽救这次谈判,他来到萨达特的住处,两人“站在一起交谈,距离近得几乎能碰到对方的鼻子”。卡特说:“我告诉他,他已经背叛了我,也背叛了他的人民,如果他离开,我们的友谊将永远完结,美国和埃及的关系也会受到损害。” 最终,萨达特决定留下来,并与贝京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内容:在五年过渡期内,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居民实行自治和成立自治政府,以色列负责安全,约旦参加警察部队;允许以色列在规定的地方保留军队;五年内由埃、以、约同当地巴勒斯坦人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两个地方的归属问题;邀请约旦参加中东和平问题的谈判。 《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内容:西奈主权归埃及,埃、以在3个月内签署和约;和约签署后的3~9个月内,以色列从西奈的部分地区撤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和约签署2~3年内,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以色列在西奈的军用机场归还埃及,作为民用;允许以色列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定居点问题由以色列议会在两周内讨论决定。 前一个文件主要是涉及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也就是解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 第二个文件主要是解决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争端问题。9月27日,以色列议会批准撤离西奈半岛的定居点,第二个文件生效。 《埃以和平条约》 内容 从1979年4月25日~1980年1月25日,以色列军队后撤,埃及陆续收回西奈半岛2/3是领土。 1980年2月25日,埃及宣布他以色列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82年以色列从其余1/3的西奈半岛撤走,但仍占领着塔巴。 关于塔巴 塔巴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是旅游圣地,双方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谈判,1986年8月10日,两国决定将争端交由国际仲裁,1988年国际仲裁委会议做出裁决,要求以色列将塔巴交还埃及。1989年3月15日,塔巴最终归还埃及。从1979~1989年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用了10年时间。 至此,埃及收回全部失去的领土。 影响 埃以和约基本解决了两国之间的重大争端,打开了和平解决埃以冲突的道路 阿拉伯世界发生了分裂。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民主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了拒绝阵线,坚决反对戴维营协议,苏丹、索马里、阿曼等国则支持埃以和谈。 阿拉伯联盟17国断绝了同埃及的关系,对埃及实行联合制裁,埃及蒙受了巨大损失和压力,萨达特本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沙特、约旦、突尼斯等国还是逐渐转向通过和谈途径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穆罕默德?安瓦尔? 萨达特 (1918~1981) 是战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