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萧红作品》的读书随想
《萧红作品》的读书随想
《萧红作品》的读书随想提要:我喜欢萧红的文字,被她的文学才华所深深折服。她的语言干净流畅,不事雕琢,散文诗般的话语,松散却又自成一体的结构,都让我在阅读时有一种很舒服的感受
更多资源来
《萧红作品》的读书随想
有些书读来必定会刻骨,比如萧红的书。然而更令我痴迷又慨叹的却是她坎坷的一生。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萧红的一生,便是“流浪”,她似乎终其一生在寻找归宿,然而短短三十一年生命浸润着寒冷、饥饿、孤独和痛苦,从北中国一直漂泊到了中国南方。
“它来到世界上,没有谁欢迎它,石头是摇篮。”我想《昆虫记》中的这句话可以形容她的出生。诞生在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乡村,意味着她的人生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我只记得当我幼年时,在学校受到委屈,总要一回家就扑到妈妈怀里;不管我多么调皮,犯了多大的错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总是用言语教育我,从不打骂。我无法想象一个连父母之爱都无从享受的孩子是如何挨过她的童年——“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多年以后,当她回忆起自己的孩提时代,心头只有痛苦和无奈。
然而上帝给她狠狠关上一扇大门的同时,终于没忘留下一个还能透过半点儿星光的小窗,那就是给她启蒙的祖父以及那个充满了生机的后花园。她用儿童的视角和无邪的心态打量着这个后花园,整日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辨识谷穗和狗尾草,这竟成了她幼时唯一的温柔记忆。我很喜欢她在《呼兰河传》中写的这句话:“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瞧,多么富有童趣!有爱她的祖父,她很满足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
祖父总是对她说:“快快长大,长大了就好了。”然而萧红长大了,却没有“好”起来,缺失亲情的她在寻觅爱情的道路上依然踉踉跄跄、颠沛流离。被迫与王恩甲同居,在怀有七八个月身孕的时候惨遭抛弃,幸被萧军接纳。萧军不仅给了她及时的生活帮助,还引导她走进左翼文坛。他们生活拮据,靠借贷和典当维持生计,但真正毁掉他们感情的不是艰难的境遇,而是日后萧军的男权和移情。她再次被抛弃,并很快与端木蕻良开始一段相似而不相同的苦恋,给她造成又一次的创伤,她也终于明白身为女子的悲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个女人。”弥留之际,绝笔:“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的作品主题比较单一,而且大多都是自传或者半自传,因此读她的每一篇作品,几乎都可以与她当时的生活经历相联系,相对照。她也写爱情,写婚姻,但没有那种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更多的是对于女人的刻画与同情。无论是《生死场》里的王婆、金枝、月英,还是《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王大姐,都默无声息地循环重复着传统妇女极悲剧的运命。她用大胆直露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在乡村“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的人们的故事。我想,萧红的小说胜在她的思想,她那哲学家般的对于生死的思考往往能引领我们走出“一己之私”的狭之笼,对于那个年代哪个地区发生的事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乡村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麻木过活,看热闹、传流言是他们的“副业”,萧红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然而很快有悲从中来,许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之悲?“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
我喜欢萧红的文字,被她的文学才华所深深折服。她的语言干净流畅,不事雕琢,散文诗般的话语,松散却又自成一体的结构,都让我在阅读时有一种很舒服的感受。赵园评价她是有着“稚拙”的笔法,“她的小说,也的确于散漫处,于似乎漫无目的处有更久远的生命。”这是高度的赞扬,也是中肯的。
基本读完萧红的所有代表性作品之后,竟意外地产生一种亲切感来,总觉得这个才情女子好像就在身边,向我倾诉她一生的孤独和痛苦,她挣扎在“生死场”中的无奈与悲凉:“我总是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
文学是苦闷的产儿,却不必套弗洛伊德的理论去做那过于科学而稍显乏味的解释。她书写着自己的悲哀人生,而又不囿于狭小的个人圈子,“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者过去,作家的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我不禁想起,文学就是人学!
斯人已去,文稿留传。读了萧红的作品,我觉得她不愧于“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光环!然而每思她匆匆而过的三十一年生命,又无法克制住自己的哀怨和叹息!
Me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百分数的应用》课节教学反思.doc
-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doc
- 《百年人生》读后感.doc
-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4.doc
- 《白杨礼赞》课文教学反思.doc
- 《百分数应用(四)》的教学反思.doc
- 《盘古开天地》课文的教学反思.doc
- 《目送》散文的读后感.doc
-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五).doc
- 《目送》的读后感5.doc
- 2024-2025学年京改版数学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强化训练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小学生小队活动.pptx
- 强化训练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试题新版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国际民间贸易合同范本与国际海上运输合同(一).pdf
- 强化训练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高校服装设计说课.pptx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夺冠系列】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