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上海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篇一:2008年上海语文中考试题点评 2008年上海语文中考试题点评 今年的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延续了往年试题的基本风貌,在题量、题型、难易度控制和价值指向等方面基本稳定,在此基础上稳中求变,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古文:重视积累,关注文化传承 文言文部分,无论是默写、解词还是词内语段阅读,试题的指向都是重视积累,应该不难。如解词题中涉及的四个文言词“使”“犯”“信”“汤”,都是常见的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且是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词,比较简单。但第5道理解性默写题让很多考生犯难,题目问的是“《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不是问“源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后者可以答成“避秦时乱”,前者加了“交代??的句子”,只能答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这固然有审题细致与否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否则无法应对这样的试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误认》,写的是卓茂的马被人误认,而卓茂宽容大度,将自己的马牵给丢马者;马主人也讲究诚信,找到自己的失马后,立即将卓茂的马牵还给他的故事。这则故事道理浅显,理解不难,其关注点在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价值指向明确,教育内涵丰富。不过,第9题要考生回答“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联系上下文,设身处地体验、揣摩文中人物卓茂的心理,才能得分。这道题的考查已不只是语言知识,而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 阅读:强调体验,聚焦科学人生 现代文阅读部分有两道大题。第一篇阅读短文《深层海水的利用》是科学类说明文,与20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中国瓷器》同中有异。从文体上看,两者都是说明文;从内容上看,《中国瓷器》指向文化积淀,而《深层海水的利用》则指向科学知识,重在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热爱科学,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第二篇阅读短文《年轻的国旗》是记叙文,讲述的是5名中国女生在异国他乡的爱国行动,其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虽然没有像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那样直接采用有关四川地震的阅读材料,但其思想内容还是与现实紧密关联。 篇二:200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上海市语文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柴门闻犬吠,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黄鹤楼》) 4.醉里挑灯看剑,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吾视其辙乱,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6.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