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汶川黑色旅游的营销对策-学位论文.docVIP

浅析汶川黑色旅游的营销对策-学位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汶川黑色旅游的营销对策-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paper from the definition of dark tourism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dark tourism domestic and overseas, as well as the dark tourism resources in Wenchuan. Moreover, the paper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 positioning of target market for dark tour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rk tourism source market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geography, population and purchase behavior. Eventually, sever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bout dark tourism in the four aspects of products, price, marketing channels and sales promotion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market of dark tourism. Key Words:Wenchuan, dark tourism, marketing strategies 引 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更使四川旅游业遭受重创,但也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四川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新前提出一项尽快开放“黑色旅游”的建议,并在省政协网站公开发布最早于08年国庆汶川大地震“黑色旅游”。但黑色旅游的开发在我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于黑色旅游的开发,关于黑色旅游营销的相关文献(Dark Tourism)是近年西方旅游界所提出的新概念。英国学者I.Lennon和M.Foley在所著的《Dark Tourism》一书中,首次对Dark Tourism作了较为科学的定义,即举凡与人类历史的悲剧如战争、屠杀、人权迫害、政治谋杀、奴役剥削等相关的地点或地标皆可发展为黑色旅游或观光的景点。西顿Seaton(1996)进一步加强了该定义的研究,指“完全地或部分地被现实的或象征性的不幸事件的动机所驱使的旅游”。Stone P.IL(2005)提出另一个关于黑色旅游的概念,黑色旅游将体验痛苦为主题,从而造访参观那些已经发生真实死亡或重现死亡的遇难地和展览地的活动。黑色旅游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出现了类似研究内容的一些其他术语,譬如“死亡旅游”、“黑色景点”、“暴力遗产”、“不和谐遗产”和“悲暗观光”等。 综上所述,可将黑色旅游定义为:旅游者通过亲自对灾难发生地、灾难纪念地的游览或运用科技手段模拟灾难旅游情景的游览体验,从而获得缅怀、追忆、教育、警示等目的的旅游体验活动。该定义既包含了游客的外在行为活动,又体现了游客内在心理活动和旅游的教育警示功能;既体现了黑色旅游的特点,又注重了黑色旅游的体验因素。 2.黑色旅游发展现状 2.1 国外黑色旅游的发展 1996年,苏格兰大学的马尔科姆.福利和约翰.伦农首次提出“黑色旅游”现象,随后出现了“黑色景点”(black spot)、“死亡旅游”(thana tourism))比如基督教徒们早就作为朝圣者去了耶稣殉难处,古罗马也早就存在了角斗士。1815年,滑铁卢战役的时候就曾有贵族在安全距离处观看。美国内战最早的战场(现位于弗吉尼亚的马纳萨斯镇)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就作为景点出售了。 “9·11”事件后,美国世贸中心废墟也成了许多旅游者行程路线必不可少的部分。2005年,飓风袭击新奥尔良,损失惨重。4个月过后,当地一家旅行社推出了“卡特里娜灾难之旅”,立刻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也受到美国游客的欢迎。作为对遇难者的怀念,每位游客所付出的35美元团费当中,有3美元直接用于灾区的救助。。 2.2 国内黑色旅游的发展 在国内,由于发展的阶段性和敏感性以及中国传统稳健、内敛性格的束缚,黑色旅游在国内的发展都江堰市借助于6月14日世界文化遗产日推出关爱世界遗产、感恩全社会震后特种旅游线路,每天限量接待游客,时间定为3个月,迎来了救援参与者代表与国内外嘉宾、各地游客共4000余人,他们成为都江堰震后第一批游客在理论研究方面,除胡传东,罗仕伟以及李经龙,郑淑婧对黑色旅游开发探索外,蔡书良,邹盛贵和许林,孙祖桐分别对灾害性旅游资源和地震旅游资源等进行探。10个县(市),其中汶川县各旅游景区景点都遭受到了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