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 l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达技巧 l复习

*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运用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描述,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 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 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 起的孤独寂寞。 虚实结合。 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 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或“想象朋友在并州赏 月怀我”)。 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 2、“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装。 3、九方皋:春秋时善相马的人。 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 晓 至 湖① 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 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 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以“动有声”对“淡 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 意境 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比喻。 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 观 雨 陈与义①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 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 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②海:暴雨。 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 ①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 “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 ②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 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 表达了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①,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②。 【注】 ①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②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第三联。 第三联寓情于景, 作者通过对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景物的描写 (或答成“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 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也可), 描绘出暗淡凄凉的意境, 烘托了诗人凄清的心境。 龙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 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①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 (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②拟人手法。 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③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④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 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 *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