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持有型犯罪中
论持有型犯罪
目 录
一、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现状第1页
二、持有型犯罪作为独立形态犯罪的理由第1页
(一)基本特征:以犯罪对象性质评价主体行为 第1页
(二)主观特征:在故意和过失之外-----严格责任之适用第2页
(三)客观特征:作为和不作为之外----第三犯罪行为形式第5页
三、持有型犯罪应完善的地方第8页
论文摘要
我国刑法 理论 界对持有型犯罪 研究 甚少,从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三条规定了“非法持有毒品罪”后,持有型犯罪才逐渐引发理论界的兴趣。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则在分则中规定了8条持有型犯罪,使我国的相关立法臻于完善。
所谓持有型犯罪,学术界最新赞同的观点是指刑法规定的以行为人支配、控制(包括持有、拥有、私藏、携带等)特定物品或财产的不法状态为构成要件的一类犯罪。理由是:1、本罪有别于他罪的本质特征,显示出犯罪对象的性质对主体行为的评价至关重要;2、不依附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评价犯罪构成,认识到本犯罪形态的独立性。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持有型犯罪作为我国刑法新认可的犯罪形式,传统刑法理论已不能准确评价其犯罪构成,必须从新的角度对其解析,从持有型犯罪三特征入手。
(一)基本特征:以犯罪对象性质评价主体行为
(二)主观特征:在故意和过失之外-----严格责任之适用
(三)客观特征:作为和不作为之外----第三犯罪行为形式
持有型犯罪以犯罪对象性质主体和行为,不依附传统刑法理论行为属性指示犯罪特征的架构,显示出与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较大的疏离;主观上适用严格责任频率较离,可游离出我国传统刑法理论故意与过失的范畴;客观上,持有与作为和不作为相鼎立,是传统刑法理论不能解析的第三犯罪行为形式。而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的认为,一般从主观心态上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种:从客观行为上分,有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两种。而随着 社会 发展 ,犯罪形式和 内容 均不断变化,传统刑法理论显露出窄迫、僵化、机械的一面,已不足以涵括全部犯罪,本文研究的持有型犯罪,在主观上,既非故意犯罪,也非过失犯罪;在客观上,不是作为犯罪,也不是不作为犯罪,无论主客观上均超越现行刑法理论两种类型犯罪之外,为研究和适用,笔者称之为独立形态犯罪,以别于传统刑法理论的犯罪分类。
关键词:持有型犯罪 评价主体 责任适用 行为形式
一、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现状
纵观世界各国及地区刑事立法,自1810年《法国刑法典》最早规定持有型犯罪起, 目前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法都规定了持有型犯罪,例如德国刑法典、美国模范刑法典,我国香港、 台湾 的刑法等。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持有型犯罪研究甚少,从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三条规定了“非法持有毒品罪”后,持有型犯罪才逐渐引发理论界的兴趣。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则在分则中规定了8条持有型犯罪,使我国的相关立法臻于完善,即:《刑法》第128条第1款规定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第130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第172条规定的持有、使用假币罪;第282条第2款规定的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第297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第348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52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95条第1款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二、持有型犯罪作为独立形态犯罪的理由
所谓持有型犯罪1,学术界最新赞同的观点是指刑法规定的以行为人支配、控制(包括持有、拥有、私藏、携带等)特定物品或财产的不法状态为构成要件的一类犯罪2。理由是:1、凸现了本罪有别于他罪的本质特征,显示出犯罪对象的性质对主体行为的评价至关重要3;2、不依附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评价犯罪构成,认识到本犯罪形态的独立性4。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持有型犯罪作为我国刑法新认可的犯罪形式,传统刑法理论已不能准确评价其犯罪构成,必须从新的角度对其解析。本文试图从持有型犯罪三特征入手,探讨其可分离为刑法中独立形态犯罪的理由。
(一)基本特征:以犯罪对象性质评价主体行为
持有型犯罪是以犯罪对象性质评价主体行为的。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以主观心态非法及行为非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对象作为犯罪客体的具体形态,通常不 影响 犯罪性质。例如:盗窃钱财和枪支,对象的差异虽导致罪名不同,适用法条有别5,但实际支配犯罪构成的,仍然是犯罪动机和行为,对象仅能影响结果的处理。而持有型犯罪却以犯罪对象的非法性影响行为的非法性,即持有型犯罪的性质取决于犯罪对象的性质。若用主观心态和行为不评价,似乎功能不足。
根据中外型事立法例,持有型犯罪的对象限于几类特定的物品和特殊的财产。第一类,即最常见的,是毒品、假币。毒品、假币为祸之烈,毋庸赘述。规定非法持有毒品、假币为犯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中的缺陷与完善.doc
- 论我国公益诉讼的构中建与发展.doc
- 论我国公证诚信制度中的构筑.doc
- 论我国农业补贴制度中的和谐构建(上)——基于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的理论逻辑.doc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中正与效率目标.doc
- 论我国刑事审判管辖中的完善.doc
- 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中的缺陷及其制度重构.doc
- 论我国刑事审判速决中程序的法理反思与机制重构.doc
- 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中的制度缺陷及完善.doc
- 论我国刑事不起诉救中济途径之缺陷及其完善.doc
- 山西省图集 12S5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水处理工程.docx
- DB43∕T 1798-2020 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docx
- SJG 45-202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x
- DB41_T 2205-2021 合成钻石 鉴定与分级.docx
- DB23_T 3936-2025 滑雪场场地服务质量规范.docx
- DB21_T 4045-2024 玉米保护性耕作全层施肥机械作业技术规程.docx
- DB50_T 1745-2024 层叠式圆型蜂箱生产巢蜜技术规范.docx
- DB3304_T 027-2024 机关事务管理 会务服务规范.docx
- DB15_T 3718-2024 饲用燕麦复耕双晚旱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3_T 2402-2025 收费公路集中监控运行服务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x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docx VIP
- 2025云南怒江供电局招聘短期项目制用工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教程.doc VIP
- 肢体恶性骨肿瘤HIFU治疗 PPT课件.ppt VIP
-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指南.doc VIP
- 2025曲靖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甲状腺射频消融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4年上海市16区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听力部分汇编(附14区听力音频)含答案与文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