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绪论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绪论要点

织布机 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以水为动力来运转的天文钟。苏颂和韩公廉于宋元祜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祜七年全部完成。台高约12米,宽约7米,最上层设置浑仪且有可以开闭的屋顶,这已具现代天文台的雏型。中层是浑象.下层是报时系统。这三部分用一套传动装置和一组机轮联接起来,用漏壶水冲动机轮,带动浑仪、浑象、报时装置一起转动。可通过控制匀速流动的水来调节枢轮向某一方向等时转动,使浑仪和浑象的转动与天体运动保持同步。在报时装置中巧妙地利用了160多个小木人,钟、鼓、铃、钲四种乐器,不仅可以显示时、刻,还能报昏、旦时刻和夜晚的更点。水运仪象台的机械传动装置,类似现代钟表的擒纵器,被英国的李约瑟认为“很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秦陵二号铜车马 铜车马说明 1980年冬,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县东的秦始皇陵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二号铜车马通长317cm,车高106.2cm。据研究,这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制作于公元前三世纪,车的结构和系驾关系完全模拟实物,与真车无异。铜车马结构复杂,由3462件(包括金银制零件1720件)个部件组合而成,采用了铸造、焊接、铆接、销钉固定、冲凿、錾刻、抛光等工艺,以及各种各样的连接机构。铜车马除采用部分金银饰件外,其余全部为青铜铸件,而且能按不同的使用性能选用不同的合金比例。铜车马结构合理,工艺精湛,虽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但各部连接十分灵活,窗门启闭自如,牵动辕衡,带动轮轴转动,可以载舆以行。铜车马制作精美,比例恰当,装饰华丽,是我国古代科技艺术与造型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显示了我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才能,在中国和世界机械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一页。 (摘自《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刊授教材》第一册20页〔1984年〕) 青铜立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2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立人像头戴莲花状(代表日神)的兽面纹和回字纹高冠,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可能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身着窄袖与半臂式右衽套装上衣三件。最外一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衣,衣上佩方格状类,似编织而成的绶带,绶带两端在背心处结襻,襻上饰物已脱。衣左侧有两 组相同的龙纹,每组为两条,呈已字相背状。   衣服右衽前后两边各有竖行的两组纹饰图案,一组为横倒的蝉纹,另一组为虫纹和目纹(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蜀字是 由目和虫组成)相间的纹饰。中间一层为V形领,短袖。衣左背后有一卷龙纹。最里一层深衣分前后裾,前裾短而平整,后裾长,两侧摆角下垂近脚踝。在前后裾上 有头戴锯齿形冠的兽面纹。脚戴镯,赤足立于兽面台座上。 青铜立人像介绍 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 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长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金杖的介绍 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青铜神树介绍 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纵目面具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共3件,分大小两型。其中A型2件较小,B型的1件则较大。 B型面具就是这件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当更为精绝雄奇。 青铜纵目面具介绍 三星堆出土 的“玉边璋”为商代文物,通长54.5公分,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   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