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型态负荷的设计
對變動應力而言的Soderberg準則 變動應力是指零件承受一平均應力再加上 一交替應力。 4-8 設計因數,N 設計因數是一衡量元件受負載情況下的相對 安全性指標。 設計因數,N,的定義如下 設計應力有時也稱容許應力;機械元件在使 用時的實際應力應小於此設計應力。 在課本中建議的設計因數為 1. 對結構或機械元件在正常情況下。選用 延性材料,且材料性質、負荷及應力分 析的正確性仍有些疑問時,用N = 3。 2. 靜態結構。選用延性材料,且材料性質、 負荷及操作情況都已確知時,用N = 2。 3. 靜態結構。選用脆性材料,且材料性質、 負荷及操作情況都已確知時,用N = 3。 4. 機械元件。選用脆性材料,且材料性質、 負荷及應力分析都不確定時,用N = 4或更 高。 5. 機械元件。選用延性材料,且材料性質、 負荷及應力分析都不確定時,特別是在震 動或衝擊負荷下,用N = 4或更高。 4-9 決定設計因數或設計應力的方法 使用符號定義如下 情況A:靜態負荷下的脆性材料 情況A1:拉應力 設計應力 情況A2:壓應力 情況A:靜態負荷下的脆性材料 (續) 情況A3:雙軸向應力 先求出主應力 ?1 與 ?2 若 ?1 與 ?2 皆為拉應力 ? 使用情況 A1 若 ?1 與 ?2 皆為壓應力 ? 使用情況 A2 若 ?1 與 ?2 為一正一負,則 情況B:疲勞負荷下的脆性材料 疲勞負荷下通常都不使用脆性材料 ,故此 情況下無適當公式可用,僅能依實驗以確 保安全。 情況C:靜態負荷下的延性材料 情況C1:最大剪應力理論 情況C:靜態負荷下的延性材料 (續) 情況C2:畸變能理論 先求出主應力 ?1 與 ?2 情況D:完全反向覆變正向應力 先求出覆變應力 的最大振幅值 (?max) 情況E:完全反向扭轉剪應力 若最大振幅值為 ?max 情況E1:最大剪應力理論 情況E:完全反向扭轉剪應力 (續) 最大振幅值為 ?max 情況E2:畸變能理論 ?max 情況F:完全反向合成應力 先求出最大剪應力 ?max 情況F1:最大剪應力理論 情況F2:畸變能理論 情況G:變動正向應力:Soderberg 準則 情況H:變動剪應力 情況 I:變動合成應力 先求出最大平均剪應力 ?max及最大交替 剪應力 ?max 情況 I1:最大剪應力理論 情況 I:變動合成應力 (續) 先求出最大平均主應力 ?1m、最小平均 主應力 ?2m、最大交替主應力 ?1a 及最 小交替主應力 ?2a 情況 I2:畸變能理論 習題: 1, 3, 11, 21 第 四 章 不同型態負荷的設計 機 械 設 計 4-1 負荷型態 靜態負荷 完全反向覆變負荷 變動負荷 震動或衝擊負荷 任意負荷 4-2 應力型態 一般變動應力 靜態應力 完全反向覆變應力 材料疲勞試驗 V =0 [例題] 對圖示 平板彈簧,求 其最大應力、 最小應力、平 均應力與交替 應力。已知 L=65mm、 t=0.80mm、 b=6.0mm, 撓度 ymin=3.0mm、 ymax=8.0mm。 [解] 附錄6 附錄3:鋼之彈性 模數 E=207GPa 4-3 疲勞強度 材料抵抗疲勞負荷的能力稱為疲勞強度。 疲勞強度 endurance strength 在疲勞應力作用下,材料可在某固定次數 週期性負荷下確保安全。 若此週期數為無限多次時,當時的應力值 稱為耐久限(endurance limit)。 對於沒有耐久限的材料(如鋁),在某一疲勞強度 下致使破壞的週期數應該加以記錄。 4-4 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 ?斷面尺寸:尺寸因數 CS ?材料材質:材質因數 Cm ?表面光製:表面加工情況會影響疲勞強度 ?應力型態:應力型式因數 Cst ?應力集中:疲勞破壞常發生在應力集中處 ?材料缺陷 ?溫度 ?不均勻的材料性質 ?殘留應力 ?腐蝕和環境因素 ?材料氮化處理可提高疲勞強度 4-5 估計真實疲勞強度 [例題4-2] 一直徑1.75 in,由AISI 1050冷拉鋼 切削而成的軸,在承受旋轉彎曲負荷下,估 算其疲勞強度為何? [解] 附錄3:1050冷拉鋼之抗拉(極限)強度為100ksi 再利用圖5-9:切削加工曲線 38 直徑1.75 in 鍛鋼 彎曲負荷 [例題4-3] 一極限強度為120 ksi之切削加工鑄鋼 拉力桿,斷面尺寸為1.50 in平方,若承受完全 反向覆變軸向力,試估算其疲勞強度為何? [解] 利用圖5-9:切削加工曲線 44 直徑1.50 in 鑄鋼 軸向拉力 [例題4-4] 一熱軋AISI 1137鋼製成之直徑25 mm圓 棒,若此棒用以承受完全反向扭轉負荷,試估算 其疲勞強度為何? [解] 附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供水建设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docx
- 2025年广西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听力音频+听力原文.docx
- 天津市纪委监委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岛津气相色谱仪教材161页课件.ppt VIP
- 门诊部医生诊疗行为规范.docx VIP
- adams初级培训教程第7章转动和摩擦.pdf VIP
- 2025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会计基础.pptx
- (正式版)D-L∕T 5759-2017 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屋面_光伏一体化_高处作业安全施工措施方案.docx VIP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