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中小学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网课程推荐
网络课程
小学:剑桥少儿英语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强化提高班 人大附中同步课程
高中:高一、高二强化提高班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人大附中同步课程
高考:高考全程辅导 高考专业介绍与报考指导 高考考前冲刺辅导网络1对1答疑 Q版英语 人大附中校本选修课
竞赛:初中数学联赛高中数学联赛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面授课程:中小学教育网学习中心面授班
第三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第一、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
1.(2009·徐州模拟)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 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①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②感受器和效应器 ③感受器 ④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⑤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A.②或④或⑤ ②或③或④
C.②或③或⑤ D.①或②或⑤
解析:根据表格中在破坏前刺激此脊蛙的左或右后肢,左、右后肢都要收缩,说明左、右后肢都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且左或右后肢的反射弧间能交叉连接。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收缩,说明破坏部位可能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而右后肢收缩,说明破坏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综合两个实验可知,破坏部位可能是感受器和传出神经或感受器和效应器或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或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答案:A
2.(2009·宁夏高考)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特点。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所以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只能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不一定)双向传导。
答案:C
3.(2009·山东高考)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神经元细胞膜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所以a可以表示正常电位变化;静息电位由图可知是相同的,均为“外正内负”。
答案:C
4.(新题快递)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
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
C.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D
5. (2009·江苏名校联考)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刺激强度在S1~S4时,不产生兴奋,而S5之后出现兴奋,此时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说明刺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A选项正确,而D选项错误。S5~S8期间,虽然刺激强度在增加,但兴奋不变,说明B选项错误。在S1~S4期间,离子进出达到平衡,不改变膜电位,则C选项错误。
答案:A6. (新题快递)世界顶级杂志《自然神经科学》刊登文章指出,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 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解析: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只能暂时减缓瘙痒感,说明这类药物不能阻止也不能激活瘙痒信号;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不可能使瘙痒部位产生痛觉和触觉,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普通班).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重点班).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doc
-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长度测量.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听力.doc
- 利用G00、G01编写图2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ppt
- 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doc
- 几种常见秸杆还田机介绍-山东农机化.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一3月月考英语试卷.doc
-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ppt
- 发动机可变配气技术详解.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10月月考英语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评(期中)英语试题(解析版).doc
- 反菸反毒反药物滥用宣导.ppt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评(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英语3月月考试题.doc
最近下载
- 招投标合规指引之招标常见问题(第一期).pdf VIP
- 2025版建筑行业临时用工合同范本(2025版).docx
- 痛风性关节炎-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Module4Unit1Willyoutakeyourkite?(教学设计)-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 新闻编辑学 (第四版).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 .pdf VIP
- (人教2019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