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伏尔泰和他的“孔子伦理剧”.doc
伏尔泰和他的“孔子伦理剧”
去年10月,在法国文化年开幕之际,法国总统希拉克来到成都,无论是参观杜甫草堂的流连忘返,还是品味川菜佳肴的新鲜美味,都表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希拉克的成都之行便成为活动之初的一大亮点。其实,中国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早在18世纪就很深远了。
18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就是著名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而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1694-1778)。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1755年,巴黎的一座剧院里上演了一部别出心裁的歌剧《中国孤儿》。这是伏尔泰根据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的。
元杂剧《赵氏孤儿》无疑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之一。该剧描写春秋时期晋国朝廷内外忠与奸的斗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围绕赵氏孤儿而展开的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奸臣屠岸贾得到昏君的支持,气焰嚣张,疯狂地迫害忠臣赵盾,致使其被满门抄斩,只有刚出生的赵氏孤儿被草泽医生程婴暗中救出,而屠岸贾穷追不舍,公孙杵臼、韩厥等人为了救出孤儿先后献出生命,最后程婴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代替孤儿交给屠岸贾杀掉,才算保住了孤儿。程婴因此受到国人的辱骂和轻视,但却得到了屠岸贾的信任,他便借机让孤儿认屠为义父,巧妙地在屠的强大势力庇护下将孤儿抚养成人,最后由孤儿亲手杀了仇敌,为赵家复仇。剧中揭露了以屠岸贾为代表的黑暗势力的凶狠残暴的罪恶行径,同时歌颂了以程婴等人为代表的一系列舍死忘生、慷慨悲壮、忍辱负重的品格崇高的悲剧人物形象。
1698年,法国教士马若瑟来华传教,他精通汉语,研究中国古代的经史百家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致久居中国达40年之久。1731年,他在广州把《赵氏孤儿》译成了法文,托人带回巴黎;1735年,耶稣会的杜赫德神父将它发表在自己主编的《中华帝国全志》(也译作《中国通志》)上。在翻译中,马若瑟只保留了基本情节的框架而把唱词全部删去,他认为,元杂剧的唱词对欧洲人来说很难听懂,因为这些词曲中的内容和意蕴是他们所无法把握的语言形象。因而传入欧洲的实际上只是一个话剧式的故事结构。
伏尔泰正是读了马若瑟的译文后萌生创作《中国孤儿》之念的。在此之前,另一位思想家卢梭曾在著作《论科学与艺术》一书中,将中国视为一个“受文明腐蚀的国家”,其子民没能因科学而净化心灵和勇于为国捐躯,反而成了甘于忍受鞑靼人野蛮蹂躏的“奴才”。针对卢梭对中国的偏见,伏尔泰创作了这部中国题材的戏剧。
《中国孤儿》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成吉思汗攻陷燕京,下令搜查王室遗孤,前朝旧臣张惕把遗孤藏至皇陵,然后献出自己的儿子顶替遗孤,张妻伊达梅不忍心自己的亲生骨肉被杀,入宫去见成吉思汗,说出真情,自己情愿代遗孤去死,而成吉思汗早年流落燕京时,曾向伊达梅求过爱,多年之后,旧情难忘,因此提出条件,只要伊达梅离开张惕嫁给他,一切都可赦免。而伊达梅宁死不从,二人双双被绑赴刑场,面对死亡,夫妻相勉,伊达梅甚至要求丈夫先杀死自己!成吉思汗被这一壮烈场面感动了,于是赦免了三人,并允许张惕夫妇抚养孤儿。
《中国孤儿》于1755年在巴黎国家剧院公演,盛况空前。伏尔泰要求布景、服装、道具等一切都是中国化的,当时著名演员克莱容扮演伊达梅,亨利?路易?凯恩扮演成吉思汗,身着西方人制作的中国服装,演出东方的这出悲壮动人的戏剧,轰动了巴黎。
伏尔泰在这部戏中,特意将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代的故事移至1215年蒙古人攻克北京之后的成吉思汗时代,特意描述中国朝臣张惕及其妻伊达梅以牺牲自己亲生孩子挽救“中国孤儿”的超凡勇气,强调暴君成吉思汗也不能不为之所动,蒙古征服者最终被受征服民族的文化所征服,从而显示了理性的胜利。而启蒙主义的主要思想主张,就是开启智慧,崇尚理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勃兰兑斯评道:“中国是个不信神的,民风淳朴的古老国家。伏尔泰关注这种和平的文明。他颂赞纯人文的美德、忠诚、牺牲精神和对人类理想经久不衰的眷恋。归根结蒂,《中国孤儿》申明了一种生活哲理。”
读过伏尔泰哲理小说的人都知道,他一向倡导宽仁,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奉为至理,在小说《查狄格》的“晚宴”一章里描述主人公在阿拉伯湾巴尔索拉(即今天的伊拉克巴士拉)同印度人、中国人、希腊人、迦勒底人和塞尔特人聚会时的心态。其间,中国人以谦逊的姿态表示对各国来者的尊重,强调“天理”胜于一切,得到那位巴比伦人查狄格的认同。伏尔泰认为,众人之中,“中国人是最有理性的”,并将中国人推崇的“理”解释为“自然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