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质分类说课课件
物质的分类 说课讲课稿 教材选择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地位和作用 - 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在整个高中化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提纲挈领的作用 教学对象 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 学习基础 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对象特点 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性思维过渡 知识与技能 - 掌握两种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直到分类标准的不唯一性 过程与方法 从不同的方面找到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对化学物质和反应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分类观 教学过程 物质的分类 第3小组:陆文秀 白小月 张娟 生活中常见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 SO4 硫酸盐 K2 CO3 碳酸盐 树状分类法 两种分类法的比较 练习1 根据性质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化学物质 分类依据 单质 性质 氧化物 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情况 酸 酸的强弱 碱 碱的强弱 练习2 2.根据组成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化学物质 分类依据 化合物 组成 酸 分子中是否含氧 盐 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氧化物 组成 练习3 尝试对下列反应进行分类 硫在氧气中燃烧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提示: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2:反应物特点;) 练习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关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Ca CaO Ca(OH) 2 CaCO3 C CO2 H2CO3 Na2CO3 YOUR SITE HERE LOGO * Your Site Here COMPANY LOGO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 类方法。 难点:在掌握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的基础上,学会找标准。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化学物质分类的演进 化学物质分类的方法 化学物质分类思想的应用 总结出分类的 意义 环节一 化学物质分类历史的演进 任务一 任务二 了解化学物质分类的演进 掌握交叉分类 法和树状分类 法这两种分类 方法,体会标 准的重要性 总结两种分类 方法的区别 和联系 环节二 分类的方法 任务一 任务二 对化学物质和 反应进行分类 环节三 物质分类思想的运用 能应用分类图 表示物质之间 的转化关系 任务一 任务二 Your Site Here COMPANY LOGO 化学物质分类思想的演进 根据组成的不同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时期 根据性质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结构的不同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时期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根据组成不同 19世纪上半叶 1661年 公元前十一世纪或更早 近20年来 1869年 中国的“五行说” 希腊的“四元素说” 波义耳提出了第一个科学的元素概念 道尔顿-原子分子论建立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根据性质的不同 初涉化学性质 直观认识 萌芽 远古—17世纪中叶 公元前2世纪 近20年来 公元前2世纪以前 直到1787年 元素分类表 根据结构的不同 19世纪中叶 直到现在 19世纪中叶 1830年 近20年来 同分异构现象 人们提出了碳的四价学说和 碳链学说等及后来的苯环结构的发现 对结构更本质的认识,使人们对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认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千万种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 化学反应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使有关的 认识全面化。 运用交叉分类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物质进 行多方位的研究,使有关的认识全面化。 交叉分类法的特点是:物质各类别间有交叉。 树状分类法的特点是:同层次各类别间相互独立。 YOUR SITE HERE LOGO PowerPoint Templat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ompetitors 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级社工法规四色讲义-完整版全189页 .pdf VIP
- 17K408:散热器选用与管道安装.docx VIP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物理四调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pdf VIP
- 合信 COTRUST科创思CTSC-200系列用户手册V1.40.pdf
- 2012湖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VIP
- 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专用.ppt
- 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每年10万吨(折27.5%)过氧化氢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DB14Z 1-2025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室内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上海市.doc VIP
- SR变更管理程序+变更全套表单 OK.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