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雷摩托雄赳赳.doc
哈雷摩托雄赳赳
宽宽的水泥路面,在如火的骄阳下隐隐地泛起一层水汽,一直通向地平线的尽头,就在天与地的交汇处,突然传来一阵隆隆的马达声,转瞬之间,一个黑影飞驰而至,一个侧滑,停在你的面前,高高的V字形车把,泪珠形的油箱,擦得锃亮的排气管,黑色的皮夹克,几条飘带在风中飞扬,黑色的皮靴稳稳地踏在地上……这是一幅典型的美国电影的硬汉形象,而那辆神采奕奕的摩托车,就是历史已逾百年的哈雷?戴维森公司铸就的传奇。
发展史:突破与创新
1903年,威廉?哈雷,以及兄弟沃尔特,还有阿瑟?戴维森在美国的米尔沃基生产出了第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那时的哈雷摩托结构简陋,不过是将自行车安上一个马达,性能也十分有限,只能在平路上行驶,上坡时还要骑车人自己蹬,因此销售业绩惨淡,哈雷当年就在芝加哥拥有了第一家代理商,但那一年只生产了三辆机车,仅仅出售了一辆。但创业者们并未因此而气馁,仅仅几年时间,公司规模就大幅扩展,中间几次更换厂址,1912年时,哈雷?戴维森的工厂已扩大为一座6层高楼,开始经营出口业务,在日本进行销售,而在美国的经销商也增加到200多家。
在公司业务扩张的过程中,哈雷?戴维森摩托的形象也日趋完善,各种著名的哈雷式标志纷纷出现。
哈雷摩托的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17年,美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年哈雷?戴维森公司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被美军征用,派遣到海外参与战争。接下来一年,这一数量增加到了百分之五十,到战争结束时,美军使用的两万辆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都是哈雷?戴维森的产品,而这时,哈雷?戴维森成为当时世界第一摩托生产商。而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雷再一次应征入伍,到1941年时,民用摩托车的生产几乎停止,哈雷成了军队的供应商,由于产品优秀,信守合约,哈戴连续四次获得了海陆军优秀嘉奖。直到1945年,哈雷才恢复了民用生产。
战争结束之后,哈雷不断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摩托车的速度和安全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五六十年代几乎独霸美国摩托车市场,甚至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也骑着一辆哈雷,登上了1956年五月号《狂热者》杂志的封面。
文化:从美国到世界的生活方式
正如美国著名分析家蒂姆?康德指出:“购买哈雷摩托的人买的不仅仅是一辆摩托车,而是一种形象,一种生活方式。”哈雷摩托不仅是一种成功的商品,而且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有人认为这种文化起源于退伍士兵,他们在战争中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摩托车,因此退伍以后四处购买哈雷摩托,驾驶哈雷摩托时,能够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并且缅怀昔日并肩作战,为自由献身的战友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影响到了美国的青年,因此,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们也纷纷加入了哈雷摩托的行列。
美国好莱坞电影对于这种文化风潮也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3年,根据加利福尼亚州霍利斯特镇摩托匪帮的真实故事,好莱坞推出了电影《狂野的人》(The Wild One)马龙白兰度在电影中扮演了一名摩托车骑士,狂放不羁的形象永远载入了电影史册,从此哈雷摩托也成了叛逆青年的代名词。1969年,三大好莱坞电影巨星彼得?方达,丹尼斯?霍普和杰克?尼克尔斯共同演绎的电影《追风骑士》(Easy Rider),这部小成本影片充分反映出60年代后期反文化青年的真实心理状态,取得了票房佳绩,哈雷摩托骑士的形象也自此更加深入人心。
受到电影的影响,这些摩托骑手们逐渐发展出风格较为统一的装扮,1947年哈雷?戴维森首次推出了黑色摩托车手夹克,这种带有黑白桔三色标志的皮夹克马上成了抢手货,此外,墨镜,皮靴以及各种镀铬金属配饰也成为了必要的装备。骑手们长发披肩,并刺有各种纹身,一副“坏小子”打扮,令正统人士难以接受。但对于这种形象,公司的总裁杰弗里?布鲁斯泰因自有自己的看法,“稍微有些离经叛道并不是什么坏事,太一板一眼的日子没有什么意思。”有趣的是,这些摩托骑士并非横行霸道的恶棍,他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骑士精神,虽然外表不拘小节,但总是愿意扶危济困,帮助伙伴,当一名摩托车手遇到困难,其它路过的骑士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摩托文化的另一项内容是大规模的集会,哈戴公司会组织骑手一起在全国范围进行巡游活动。哈雷戴维森不排斥任何人,它的文化才能广泛传播,这与60年代的种族歧视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美国文化中兼容并包的一面,除去摩托车手之外,还有很多人也对于哈戴情有独钟,很多艺术家、音乐家、商人、政客,无论民族,肤色和国籍,都愿意加入到哈戴文化当中来。
随着时光的推移,哈雷摩托逐渐走入了美国上流社会,成为一些收藏家的最爱,媒体大亨马尔克斯?福布斯(即《财富》杂志创始人),从四十多岁时开始钟情于各种型号的哈雷摩托,很快就收集了超过70辆。1987年,当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