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美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设计与美术.doc

建筑设计与美术    【摘 要】 本文着重从西方莫里斯的红屋、维也纳的百水公寓和中国故宫的设计艺术上阐述了中西方在建筑艺术上的差别,从而讨论了美术的三大类建筑、雕塑和绘画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 建筑设计;美术;联系;区别       美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建筑,雕塑和绘画,绘画和雕塑实际上都服务于建筑,西方古代的艺术大师一般也同时就是建筑师。每个时代建筑与绘画、雕塑都是紧密关联的,比如洛可可时期的建筑追求华丽,很具有装饰感,同时期的绘画雕塑也同样,柔弱优美,缺乏力量感,装饰性强。19世纪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内饰带有象征感,诡异,当时的绘画有象征派;再比如极简主义建筑和极简主义绘画、雕塑等等。    在建筑美学设计方面,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对称,尤其在建筑上,中国人习惯于视觉平衡的对称美,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普通民宅,几千年以来,中国人都一直默默遵循这一原则。而在西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就提出过不对称为美,东西方两套建筑美学体系在这一点上泾渭分明。    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方,建筑所体现出的美术艺术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设计家、画家、诗人和社会改革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莫里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建筑系,在大学期间莫里斯对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莫里斯进入专门从事哥特风格建筑设计的乔治?斯特里特设计事务所(George Edmund Street)研究建筑。后来在1857年离开了斯特里特工作室,来到伦敦,开始他的设计生涯及拉斯金理论的实践。1859年莫里斯在布置他的新婚住房时,因为家庭富裕的他又是学建筑出身。于是冒出了自己动手设计住房及家具的想法。他请他的朋友菲利普?韦伯(Philip Webb,1831-1915)为自己设计房屋。起初韦伯画了一个对称结构的房子图纸给莫里斯看。由于莫里斯深受拉斯金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的反叛思想,硬是把它改成了不对称的结构。也正是他这种反叛思想,在韦伯想要给房子墙面粉饰时遭到阻止。莫里斯直接就把红墙露在外面。这就是艺术史上至今依然赫赫有名的“红屋”。整个红屋完全没有学院派的清规戒律,从背面规划,而把建筑的正面作为次要因素考虑,同时整个建筑的内部结构完全展示出来了,建筑与环境达到完美的结合与统一。与此同时,他们在设计屋子里的炉壁时,甚至将各种风格混在一起。莫里斯还动手设计了家具及壁纸,窗帘,帷幔的图案,并且由莫里斯的妻子珍妮亲手刺绣完成,风格上都追求哥特式的统一。莫里斯设计的“红屋”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还强调设计应“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并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为全世界的设计革新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再比如,集古典、优雅、艺术于一身的现代化城市维也纳,最具特色的当代建筑首推百水公寓。百水公寓是市政府在1983年委托奥地利艺术家百水先生设计的集合住宅。百水先生是个极度信奉自然主义的艺术家,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整个计划先由艺术家画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图,再由建筑师设法完成,公寓外墙起伏曲线的灵感来自高第的米拉之家,但是多了些色彩与植栽,由百水先生一点一滴以带有感情的手工逐步完成。维也纳的建筑精华浓缩了西洋建筑史几百年来的发展,而新一代的建筑也正在缔造21世纪的历史。    在中国本土建筑中,我们不能不提北京的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宽6.66米,上部外侧筑雉牒,内侧砌宇墙。城墙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面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内有各类殿宇9000余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前三殿、后三宫坐落于全城中轴线上,气势雄伟,豪华壮观,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并具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此,我们发现,中国古人认为建筑对称可以靠园林的多变来平衡;而西方园林则反之,严格对称、人为修剪的园林,使人们对建筑的倾斜视觉得以恢复。比较一下东西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