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精选
第三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内容:重商主义学学说实质上是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富强的象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积累财富,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鼓励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输入,“多卖少买”,追求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分类: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的早期、英国海尔斯金和斯坦福德的货币差额论:以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视为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认为国家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或不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的晚期、英国托马斯.孟的贸易差额论: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会引起对方国家采取对等措施进行报复,应该准许适量货币输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遵守进出口贸易总额保持顺差的原则;国内金银太多,会造成物价上涨,消费下降,使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出现逆差,货币自然回流。重商主义贸易政策:①货币政策:早期,严厉刑法,禁止货币输出,想方设法吸收国外货币;晚期,准许输出适量货币②奖出限入政策:管制对外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政策促进出口,减少进口,实习贸易顺差,积累货币财富。进口方面,禁止奢侈品的进口严加限制;出口方面主张出口制成品。③保护关税政策:进口制成品设置关税壁垒,课以重税,提高价格;进口原料减免关税,出口制成品退换进口原料所征的关税。④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保持贸易顺差的关键在于多出口竞争力强的工业制成品,主张鼓励国内工业发展的政策——高薪聘请外国工匠,禁止熟练技工外流和机器设备输出,鼓励原料和半成品输入,向工场手工业者发放贷款;鼓励增加人口;实行低工资政策;制定工业管理条例。重商主义贸易学说简评:进步意义: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指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晚期指出货币有资本只能,将货币投入流通尤其是对外贸易才能获得更多的货币;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主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贸易政策影响至今。局限性:理论观点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对国贸的研究不全面、不科学未探讨国贸产生的原因,无法解释财富的真正来源;包含明显错误,把财富和货币混为一谈。第二节斯密的绝对利益论主要论点: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利条件简评:利: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绝对利益论成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伤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利工具;现实意义,国贸可以是双赢局面而不是零和博弈局限性:只说明国贸的一种特殊情形,绝对优势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利。第三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主要假定前提: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自由贸易;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在两国之间完全缺乏流动性;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没有运输费用;不存在技术变化;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所有劳动同质,每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投入维持不变基本内容: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简评:进步意义: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提供有力理论武器;揭示了比较利益法则的客观规律局限性: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均衡的世界第四节比较利益论的现代分析(打印过后画图说明)分析工具:边际分析,机会成本(分为边际机会成本递增和边际机会成本不变)和相对商品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这一块需要看书看透均衡分析:(1)隔离分析(2)以现代分析工具和方法分别对机会成本不变和递增的情况下两个的贸易均衡进行分析。说明:画图整理(图形+文字)第五节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穆勒相互需求论的内容:(1)互惠贸易的范围: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2)贸易利得的分配:贸易利得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的范围大小。而贸易利得的分配孰多孰少则决定于具体的国际交换比例。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本国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本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越接近于对方比例利得越多。(3)相互需求法则:一切贸易都是商品的交换,一方出售商品便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便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就是相互需求。在两国互惠贸易的范围内,贸易条件或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