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趣甚浓 雅趣十足.doc
意趣甚浓 雅趣十足
贺宝银
著名书画家、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常务理事、河北美协会员、河北花鸟研究会会员、河北花鸟画理论学会会员、河北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社会兼职: 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委会委员、客座教授、《中日艺苑》艺术顾问、《中原书画报》特约记者、南京徐悲鸿画院艺术顾问、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书画师、高级名誉院士、高级荣誉顾问等。
意趣甚浓,雅趣十足,是我看完贺宝银的花鸟画后的突出感受。
我们知道,在中国画范畴里,花鸟画的创造是最艰难的一个领域,这种难不仅仅表现在要形似生动,更重要的是笔法、墨法、格趣和变形。画论常曰山水有常理而无常形,花鸟画有常理也有常形。它既不能像山水那样可以不似(无常形),亦不能像人物画那样变形。这是因为,人本身是有丰富的变形表情和变形心态,而花鸟皆无。它的创造完全端赖艺术家借寓象征的本领及对笔墨、格调和趣味的把控与独创。也就是说,花鸟画是以个别的、局部的、微观的自然形象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思维,借自然物象与人的精神同构来表现人的审美理想。
记得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段话:“先生游南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则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颜色不在你的心外。”花因人至颜色明白起来,不正是花鸟画家们感知万物时主客观交融的绝妙心得吗!它也是以艺术家的情思赋花鸟以心灵的升华。由此可以看出贺先生的花鸟画体现了艺术家主体与自然客体的联系,它主要反映了贺先生一种对自然的全身心的观照,他超越了个体的视觉对外部世界感知后描出来的物体表现,极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最终完成人格上的修养。因而,这也是多年来他矢志不渝地在花鸟画领域顽强地走下去的理由。
贺先生的花鸟画似得法于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孙其峰等而略有加简,他很强调以书入画之道,“直把书法演画法”。为了在书法上达到一种境界,他几十年如一日,淡泊自持,躬身笔砚,笔耕不辍,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笔不离身,力求做到“信手拈来自有神”。无论大字小字,大画小画,也无论篆隶楷书、草书他都尽力为之,年煅月炼,不得胜趣不轻下笔,不工不以示人也。遍观他的花鸟艺术,无论其构图、形象或运笔布色,无不过于简易朴实,不求奇肆而平淡有余味,不求繁杂而朴质单纯,加上书法用笔的妙处,使得其线条劲挺,枝干悠畅,取境布局,独出手眼,质拙中饶于生气。观其作画,如写楷书,见笔见墨,极重品味,往往给人一种引人入胜和酣畅淋漓的快感。他在作画过程中能无拘无束地抒发着自己对自然界一花一草、一山一树的眷恋真情和轻松愉快的感情,因而画来的作品没有半点沉滞和不活泼的神态,把中国画所主张的写意,写胸中之逸气,讲抒情性及追求笔墨格趣的典雅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观者面前,这种神情流动,情态如生之境无不得益于他的以书入画之道。
保持一颗不泯的童心,也是他的花鸟画打动观者的重要元素,他既不像出世者那样不食人间烟火,也能够远离入世的烦嚣,他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口头禅,即干什么都是“玩玩而已”,玩的心态一直贯穿于他的艺术中,也贯穿于他的为人行事中,他深知“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妙合天趣,自是人生一乐”也,他更知“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无意于画,画自来寻笔墨,盖有意不如无意之妙耳”。而“心手相忘”“随心所欲不逾矩”恰恰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和他艺术追求上的终极理想,这使得他的艺术能摆脱功利目标的纠缠,亦脱离了时下流行的浮躁病。他从一点一面、一笔一墨中品味至深至奥的玄理,感悟人生的悲欢沉浮。正是这种“玩”的心态和那一颗不泯的童心,才使他能够旷达超脱,安详宁静,真纯而富于理性。
如今,已入耳顺之年的贺先生,仍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花鸟画的世界里,以他的勤奋努力和笃实,我们相信,也更有理由对他抱以更高的期盼。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