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句容、扬中等六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卷
2017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孙犁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痕》作的序中,更是 ▲ 地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 ▲ 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 ▲ 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这样的文字,不啻为人为文的至理名言。
A. 一语破的 清贫 偃旗息鼓
B. 一针见血 清苦 销声匿迹
C. 一语破的 清苦 偃旗息鼓
D. 一针见血 清贫 销声匿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每年春运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春运期间,用最简单便捷的方式购得一张回家的车票显然成为了在外务工人员的最大心愿。
B.国际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通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怀疑。
C.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D.相关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手机用户年平均增长率为22%,今年全球手机使用者数量已超过33亿左右,在全球人口中的普及率达到49%。
3.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
B. 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夕阳红》)
C.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大中国》)
D.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赞》)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任何书写,自然无法脱离时代,时代让诗歌话语发出现实的诗意回声。 ▲ , ▲ 。
▲ , ▲ , ▲ 。
从语言角度来看,诗歌作为文本为时代提供了一种更具艺术效果的深度现实
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也无法剥离与时代复杂的纠缠联系
对文化、时代产生某种建构、影响功能
诗歌必须对现实发出回声,自身也会烙上时代的印痕
而作为认知思维的语言,诗意书写提供了一种切近时代、观照自我与世界关系的体悟可能
A. B. C. D.
5. 下面是一段乞丐和路人的对话,对其寓意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
A.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B.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C.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D.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宜黄县县学记
(宋)曾? 巩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固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以群聚讲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士亦皆散去。皇佑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速也!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与????
宜黄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欧阳修《卖油翁》ppt课件(35页).ppt
- 正方形的判定2016省级优质课.ppt
- 模块三 第二单元 课时3.ppt
- 植物生理学第10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ppt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考研复试答案(专业课+计算机基础).doc
- 正态分布(展示课).ppt
- 比一比,说一说课件.ppt
- 比和比例第1课时1 比正反比例比例尺的意义及性质 滕州实小 肖捷文.ppt
- 水浒传分段概括 八下语文名著阅读.doc
- 永济三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docx
- 江苏省句容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doc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doc
- 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学2016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doc
- 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江苏省如皋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江苏省如皋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语数英联考(一)英语试题.doc
- 江苏省如皋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语数英联考(一)语文试题(含附加题).doc
- 江苏省如皋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化学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