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迹学简介-陈智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迹学简介-陈智民

病迹学简介 报告人:陈智民 病迹学简介--定义 病迹学是对那些创造出天才业绩的杰出人士 , 用精神医学的方法去阐明 ,并找出他的人 品 、生涯与其天才业绩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 , 探索他们的异常人格 ( 包括精神疾病 ) 是如何发展他们那种罕见的创造才能的 ” (梶谷哲男 , 1988 ) 当我最快速地向别人介绍的时候:对于患有精神障碍的文学家,研究他们的精神障碍时如何影响文学创作的。 病迹学简介--名称的由来 病迹学 ( pathography) 一词源于希腊语pathos ( 病 ) 和 graphein (书写 、 记录 ) , 直译为病情记录 。 Pathography无中文对 应词 。而日文中则使用病志学 、病迹学及病绩学等汉字 。王祖承老师向国内同道征求最佳译名 , 之后收到十余种译名作为候选 。 如名人精神医学、名人病态学、心理传记 、心理病史学等。 用 病迹学 这个名称的优点:承接日本的研究成果、显得典雅有韵味。 缺点:不能顾名思义、影响了学科的传播。 病迹学历史--源于希腊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那些具有神秘创造力的天才几乎都带有狂气,狂气还被看成是艺术灵感的来源之一。 《 天才论》的著者意大利精神医学家隆布罗宗19世纪末从精神医学的角度对天才和狂气所作的一系列研究,堪称病迹学研究的起源。 德国的梅比维斯,他从19世纪末开始对歌德进行研究,他发现歌德的躁郁症周期为七年。 病迹学历史--成形于德国 经验性调查:Terman和Cox(1926)的研究 , 涉及1450至1850年间301位最突出历史人物的早期精神病表现 。 个案研究:雅斯贝尔斯的《 斯特林堡和凡高》是一部初期的病迹学式的论著。 理论的运用:弗洛伊德极大促进了精神病学的发展,他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美国总统伍德罗 · 威尔逊进行研究——联系到心理传记学。 理论的建构:W.Lange-Eiehbaum于1935年问世的《天才· 疯狂· 名誉》这一巨著,引入名誉作为两者间的中间项。 在克雷丕林的症状学分类的研究之前,精神病学的主流其实是病迹学。 不仅有个案研究,还有经验性调查,还有理论的建构。 能看出德国人的风格:气魄宏大,追求哲学理论,偏重于概括。 病迹学历史--繁盛于日本 日本的病迹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期相关论文大量涌现,此项研究开始初具规模。 最早的病迹学论文是井东宪的 《 变态作家史》从狂气和创造的观点出发,研究了波多莱尔、果戈里、但丁、莫泊桑、王尔德、井鹤西原、夏目漱石、石川啄木等文学家。 竹山恒寿发表了《 对芥川龙之介的考察》,这是精神医学者第一次对某个日本文学家所作的专门性研究。 1957年盐崎淑男出版了日本病迹学史上第一部专著 《 漱石·龙之介的精神异常》 1957年日本文学杂志《 国文学解释和鉴赏》编辑 《 精神病理学和文学研究法》的专辑 病迹学历史--学科的建立 1966年日本精神神经学会总会举办了 “创造和表现的病理”的专题研讨会。 1966创立了 “病迹学恳话会”,此后它发展壮大成为日本病迹学会。 1969年该会刊行了 《 日本病迹学杂志》。 病迹学历史--日本的文豪们 被研究者列举次数比较多的是夏目漱石、石川啄木、宫泽贤治、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 其中自杀的作家似乎倍受关注。 日本属于躁郁病圈的作家很多,像泉镜花、夏目漱石、宫泽贤治、牧野信一、坂口安吾、有岛武郎、佐藤春夫等都属于躁郁病圈。 属于分裂病圈的也有有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岛崎藤村、永井荷风等人。(好多啊!) 日本人的风格:细腻,偏重于感性分析和文学上的体悟 病迹学举例--漱石和芥川 漱石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带有病态的痕迹、对人物病态心理有准确的刻画。他对自我有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他把创作当作一种精神上的探索和修炼、用创作来化解多次精神上的危机。他认识到精神障碍对创作的有益影响:“余坚信余应对此神经衰弱和狂气深深致谢。 但凡余身边状况不变,余之神经衰弱与狂气将与余的生命同在”。 自卑敏感的芥川发现创作是逃脱鄙陋现实的最好方式、是他自信的来源。但到后期他更加沉迷于从病态精神世界中获取创作素材和灵感、而丧失了对自我的审视和纠偏,作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样的创作使他加速走向精神崩溃。 病迹学举例--谷崎润一郎 谷崎的作品大多是以扭曲的性为主题,但生活中并无明确精神症状。他把自己偏执倒错的价值观表现在作品中,宣泄了异常的能量、得以保持日常世界中的平衡。 在日本从事病迹学研究的多为精神医学家,在把握作家精神结构和心理特征时得心应手,对作品内容和审美价值的把握却显得力不从心。 病迹学举例--中国呢? 许金龙对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美学观的形成进行了考察。 邵学海利用“境界线”这一病迹学概念对屈原的精神状况进行了甄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